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武器装备>

中国研四旋翼新动力飞机 发动机坏两个也没事(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6 18:09:29

  JF-10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

  此前的太空“穿梭”航天器,航天飞机的热效应主要是集中在升空和再入阶段,时间相对有限,在热防护上是以隔离为主,机体材料可选余地较大。

  但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长时间飞行,摩擦热集中在机体的前端和翼面前缘,气动加热持续时间远比航天器要长,若没有有效的温度控制手段将无法保证结构安全,也无法保证机体内部设备的工作环境。

对于热防护首先就是材料的选择,选用长寿命、耐高温、抗腐蚀、高强度、低密度的轻质材料。目前研制的和可能采用的新材料主要有轻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

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台

  HTV-2是作为一次性使用攻击武器载体存在的,不需要考虑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材料和热防护只需要保证2小时左右飞行时间,基本可以满足全球打击的技术要求。

  只不过高超音速飞行器,与空气的摩擦热量实在是太大,对飞行器的材料与结构的选择实在是巨大难题。机体材料很可能因温度的飙升发生着膨胀形变,加之机 体内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形变程度又有着差别。这细微的形变随之可能引发高速飞行的飞行器的气动控制的改变、机体的振动乃至解体。

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台

  目前在美国多数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头部多采用钨基材料,但这种较高价值的金属材料,随之引发的就是成本的居高不下,对于未来的武器化、大范围的装备又会是不小的障碍。

  对于层出不穷的复合材料,在新材料的设计与加工都还有这加工难度的问题,就像在美国“猎鹰”的试验计划中多次推迟的原因就有碳基壳体材料出现了剥离问题,研制人员不得不改进工艺来使材料更易制造和性能稳定。

        在基础材料之外,高超音速飞行器还必须在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中考虑热防护因素,采用主动降温技术措施。比如,在X-51A上,不仅有着结构热防护措施,又将燃料作为结构散热的载体,在热交换器内流动后带走发动机的热量承担发动机散热的作用。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