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天科工官方公布的照片可知,B611MR继承了B611M的铝制发射箱。出于减重并保持足够刚度的需要,发射箱外壳有多道加强筋。导弹发射方式为穿盖式发射,发射箱前后盖均为易碎盖板,平时加盖红色金属保护盖,以防发射车机动过程中箱盖破损导致弹体受伤乃至无法发射。这种发射箱集导弹的储存,运输,发射功能于一体,不但为导弹提供了稳定的储存环境,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两枚导弹发射时的互相干扰。而早期出口到土耳其的导弹虽然也有弹箱,但那种箱子只用来储存导弹。作战时仍然要吊装到导轨上,增加了操作难度和时间,不利于实战使用。
B611MR反辐射地地导弹武器系统
二、用陆基火箭炮打敌方潜艇 网友评价“脑洞有点大”
2014年9月,保利集团首次对外展出了一款国产新型“岸基反潜火箭助推鱼雷”,保利推出的这款反潜导弹奇特之处在于,它不是部署在军舰上,而是作为地面卫士3(WS-3)远程火箭炮的一个弹种,为WS-3火箭炮增添了反潜功能。根据保利集团资料,这款反潜导弹射程达到100公里,战斗部为一枚轻型反潜鱼雷,采用惯性制导+GPS制导作为中段制导,具有可靠的攻击精度。由于WS-3发射车本身不可能具备对潜艇的探测能力,WS-3火箭炮要进行反潜作战时,必须依靠数据链,获得反潜直升机、水面军舰、岸基水下声纳阵列等的目标指示。
远程火箭炮打击演示图
谈起反潜导弹,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美国"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弹道类似于弹道导弹,属于种弹道式反潜导弹。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研制成功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当时水面舰艇声纳的探测能力已有很大提高,探测距离从二战末期的小于5公里,提高到10公里以上。但由于水的密度、阻力大,鱼雷的射程及航速很难取得质的提升,于是美军就将一枚MK44、后改为MK46轻型鱼雷放在一具固体火箭上,它可以迅速将鱼雷运载到8公里外的目标区域,然后鱼雷入水搜索、攻击目标,从而扩大水面军舰反潜攻击范围,这就是阿斯洛克反潜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