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更多先进的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服役,海军的触角越来越远,“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便成为海军战略的进一步发展,这意味着海军的将会向更远的蓝水进发。之所以没使用远海“作战”的说法,而只是“护卫”,体现出对中国海外利益、海外航线的保护,另外也是出于避免误读、误解的考虑。
毕竟,护卫仍然是一种防御性的作战。海军就是要在注重提高近海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提高远海机动作战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
海军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信息化条件下海上作战防御纵深加大,战场范围空前广阔,海军不仅要具备内线作战能力,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外线作战能力。海军的发展战略应当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称,应当与我国海上利益的扩展相匹配。
未来中国海军也将越来越多地执行海外多样化军事任务,在更宽广的空间和领域,为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更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装备支撑
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南海海训,标志着中国在建设以大型海上作战平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空天一体、攻防兼备”
以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昆明舰领衔的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等装备,配备先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鏖战信息化海战场;以战略导弹核潜艇等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发展与实战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地扩展我海上防御纵深;056轻型护卫舰等近海作战装备的批量服役,“海上轻骑”成为新一代近海防卫主力。
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
“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提及了。去年习近平主席在空军机关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而根据公开发行的《中国空军百科全书》,这一概念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确立。
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和综合保障能力。为适应国家利益拓展和空天时代对空军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中国空军将加快由“战役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变的步伐。
装备支撑
远程预警雷达网、预警卫星、战略轰炸机、第五代歼击机、电子战飞机、无人机、作战支援机、防空反导系统。

中国二炮部队
二炮:精干有效,核常兼备
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要求并非此次白皮书首次阐述,第二炮兵的“精干有效、核常兼备”战略要求在《二〇〇八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已经提到过。按照核常兼备、精干有效的原则,提高快速反应、有效突防、精确打击、综合毁伤和生存防护能力构成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装备支撑
“东风”系列战略弹道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远程无人侦察机、高超声速飞行器。
武警:多能一体,有效维稳
“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首次出现在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多能一体,主要体现在武警部队将黄金、森林、水电等部队的众多功能集于一身,而有效维稳则体现了这支部队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一目标重点发展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为主体的力量体系,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
装备支撑
各型轻武器、轻型装甲车辆、直升机、小型无人机、各型工程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