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大陆军事>

核潜艇远程导弹离不开天文导航 能助星际旅行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4-24 18:20:54

  形象定名 “牵星过洋术”

  我们的祖先曾走在天文导航的前列,西汉《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表明当时已经使用“北斗导向”;元代我国航海天文技术已能通过观测星的高度来确定船的纬度;明代郑和船队通过“日月升坠辨东西,星斗高低量远近”,使人类真正实现了远洋航行,这套“牵星为准,所实无差”的技术,被形象定名为“牵星过洋术”。一百多年后,欧洲才逐渐掌握这方面技术,告别了轮船“白昼顺风沿岸航行”的历史。

  十七世纪,欧洲工程师们设计出了能在晃动的甲板上快速、精准测量天体高度的六分仪,英国国会又以两万英镑奖金征集到适于远航计时的高精度天文钟。前者大大提高了观测天体高度的准确性,便于测定纬度;后者可在海上用时间法推算经度,二者成功奠定了近代天文导航的基础。

  从此,欧洲人开始领跑天文导航,迎来了持续近两个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最终用商船、炮舰将世界的中心由东方迁移到西方。

  而今,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天文导航实现了观测更快、更准、更自动化的飞跃,但是当年的测定机理、测算办法等迄今仍在应用。现在,利用多孔径星体敏感器可轻易观测到数以万计的恒星,利用高速扫描技术高超音速导弹也不会出现“拖尾”,军事强国甚至利用观测和计算优势可将测量精度提升至接近GPS水平。

  精度飞跃 “准确到达楼顶”

  天文导航与无线电导航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隐蔽、更独立、更可靠等特点,堪称是军事导航领域的“压舱石”。

  天文导航“观测一次,校准一次”的定位模式,让远程武器告别累加偏差。越南战争期间,B-52轰炸机由天文导航装备校正航向,万里奔袭,实现了从“勉强到达城市”到“准确到达楼顶”的高精度飞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