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技术封锁成为中国出口契机
不过,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不缺钱的中东国家为什么不去买更为先进的美国无人机?其实并不是不想买,而是美国不想卖。首先考虑到的是无人机的数据传输以及加密技术,出口一架无人机意味着出口全套的数据传输、操控、处理系统,这是美国不愿向他国透露的;另外,无人机在敌占区被俘或是击落,也会造成大量的机密外泄,尤其是在伊朗俘获美军RQ-170无人机事件发生后,伊朗开始大规模山寨此机型,让美国人头疼不已。
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出口则不一样,对于传统的友好国家而言,中国不仅提供无人机整机,还可以出口生产技术。在近日的报道中就能看到,巴基斯坦首架国产无人机“布拉克”完成了首次飞行,并在飞行中发射了一枚激光制导炸弹。这款无人机在外观上与中国“彩虹-3”无人机几乎一样,虽然被冠以了“山寨”的称号,但从中巴枭龙战机合作的模式上看,不排除中国向巴基斯坦转让技术的可能。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013年12月刊文称,据信中国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彩虹-3”无人机,还为其提供配套的武器,中国可能已经出售了部分技术。
虽然美国武器先进,但对于中东国家而言,也不想形成完全依赖于美国的装备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武器和俄罗斯武器在中东依旧活跃,这也为中国武器能进入中东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对于亚非一些小国而言,不仅能买到武器还能学到技术,自然是好事,这也是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能进入这些市场的原因之一。
中国无人机出口优势与劣势
中国的军用无人机与传统的出口军工产品一样,物美价廉是其最大的优势。据美国“话题”网站2013年6月的报道,中国“翼龙”无人机的售价仅为100万美元,而与之相似的美国“死神”无人机售价约3000万美元。对于武力购买新型战斗机的国家而言,大多把目光转向了兼备教练和攻击能力的教练机,但其成本依旧昂贵。以巴西出口加纳的“超级巨嘴鸟”为例,其单价就已达到1500万美元左右,远远超过了“翼龙”无人机的一个数量级。而且如果考虑到机场建设、维护、地勤、飞行员等成本,察打一体无人机或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军用无人机虽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与欧美、俄罗斯还是有一段差距,在大型喷气式无人机的研制领域上,中国仍有很多功课要做。2015年3月9日,法国达索公司发布了“神经元”无人机第100次试飞的视频,美国研制的X-47B无人机也完成了多次航母起降测试。在高端无人机、无人战斗机的研制领域,中国也只有奋力追赶,才能在在国际军用无人机市场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