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祖荣 邹维荣
大视野,才能有大出路。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军队特邀组委员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特邀组委员大多曾担任过军队高级领导职务,思维层次高,善用战略眼光分析、研判问题,因此发言中不时“蹦”出精彩的话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中国崛起了,利益拓展了,作为一个大国的军人,我们心中应该有幅世界地图才行,必须增强外向型思维意识。”军队政协委员、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刘逢君铿锵有力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兴趣。刘逢君委员说的这番话,是基于两个新闻热点有感而发的。第一个热点,去年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第二个热点,就是前两天,中国政府全力以赴撤离我在利比亚公民,让国际社会再次见证了“中国实力”,中国海军和空军也分别派出军舰和大型运输机参与撤离任务。
这两个新闻热点,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刘逢君委员说:“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军人要看清这个趋势,时刻准备着捍卫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军队政协委员、国防科技大学原校长温熙森接过话茬:“我们常讲,国家和人民有难,军人要挺身而出。这是我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我们一直做得很好,无论是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还是舟曲抗击泥石流灾害,军人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敢打敢冲,不负人民的期待。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国门,利益在向海外延伸。我们军人要积极适应这种新情况,不断提高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坚决完成好任务。”
两位委员富有远见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会难得,稍纵即逝,我们军人要有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意识,具备战略大视野。”军队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欧金谷深有同感地说,“时不我待啊,我们要抓紧实现军队建设转型,切实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哪儿有事,第一反应就是铺开世界地图,这是大国军人应有的胸怀。”刘逢君委员激动地说。
(本报北京3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