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回报,巴基斯坦原子弹之父卡迪尔·汉向朝 鲜、伊朗和利比亚传让了P-1、P-2型气体离心机成品和生产技术,并至少持续到2003年。通过这种资源置换,朝 鲜不仅得以在2006年完成了第一次核试验,而且造成了弹道导弹技术在第三世界的一波大扩散,使美国应对吃力。事实上,若不是美国在2015年夏成功说服 伊朗冻结其核计划,朝 鲜的处境还会更加安全。
联合国安理举行紧急会议
不仅如此,以苏联解体后获得的SS-N-6型潜射弹道导弹以及G型潜艇为基础,朝 鲜成功完成了“舞水端”系列中程弹道导弹和“新浦”级导弹潜艇的开发,并在2015年5月成功进行了水下试射。这次试射同样是基于政治考虑:由于潜射导弹 平台高度依赖港口维护设施,而朝 鲜的完善港口数量有限,一旦真的爆发冲突,少数导弹潜艇完全可能在第一时间被美韩军队的空袭摧毁。但在遂行高度冒险、却不以实际战争为目标的“边缘战略” 时,一种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平台却能增加博弈者手中的筹码;热核武器(且不论其可靠性)同样如此。
对执政进入第五年的朝 鲜领导人金 正恩来说,外交正成为最重要、也最具战略意义的“攻关”方向。据韩国国防部、统一部和情报当局统计,过去四年朝 鲜109个核心职位中有79个更换了首长,比例高达72.5%;其中15个军队核心职位中有12个发生更迭,人民武力部长更是换了6人之多。经过这番调 整,最重要的10位党政军核心领导人的年龄由2012年的68.6岁下降到了2015年的61.1岁,基本完成了领导层换代。在成功清洗张成泽、李英浩、 玄永哲等旧臣,巩固了最高权力之后,金 正恩唯一尚未取得显著进展、而长期收益也最大的只剩下了外交领域——由于平壤一意孤行发展核武器,美国和欧洲正在进一步强化制裁措施,中俄两国与朝 鲜之间的关系也阴晴不定。在错过了“二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公关良机之后,朝 鲜最终在2016年初开始了行动。
朝鲜第三次核试验
只是这种行动,延续 的是其父辈一以贯之的“边缘战略”路线。对金 正恩而言,在美国总统大选在即的情况下抛出“拥氢(弹)论”,意在使国际社会公开承认朝 鲜的有核国家地位;一旦这一目标达成,各国在对朝政策上的动作势必更加谨慎,而平壤政权的稳固性当可获得长期保障。在此前提下,开启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才不至于严重影响到朝 鲜内政。但这恰恰是最触碰各国底线的目标——即使排除核计划的军事价值而论,在高度保密且经济凋敝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朝 鲜核设施,一旦发生大规模事故,必将给周边所有国家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这也是中国始终坚持朝 鲜半岛无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