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的王女士因牙齿问题选择种植牙治疗,却在两年内经历了20多次调试,最终导致严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这一事件不仅令她身心备受折磨,还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健康代价,引发了公众对种植牙安全性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深刻反思。
王女士在2023年初因牙齿松动前往当地一家口腔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建议她进行全口种植牙手术,并承诺植入的种植体为进口品牌,终身质保。手术费用总计6万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包括了种植体、手术费以及术后调试等所有费用。然而,术后不久,王女士便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种植牙松动、咬合不正,甚至出现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症状。
为了缓解症状,王女士不得不频繁往返医院进行调试。两年间,她累计进行了20多次调试,每次调试都伴随着疼痛和不适。然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最终,医生不得不建议她拆除种植牙,而此时她的口腔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由于种植牙的脱落和反复调试,她的牙齿几乎完全丧失功能,只能进食流食,体重也因此减轻了八九斤。
这一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种植牙市场火热,但相关问题频发。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仅2024年就有近3000条关于种植牙失败的投诉,涉及术后感染、植体松动、咬合不正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其中不少案例与王女士的经历类似,患者在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调试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
种植牙手术虽然是一种成熟的修复方式,但其复杂性和风险不容忽视。种植牙手术需要精准的外科操作和高质量的材料支持,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此外,过度调试不仅可能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颞下颌关节紊乱会导致患者咀嚼困难、面部疼痛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专家指出,种植牙手术的成功率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导航模板和个性化基台,医生能够更直观地规划种植方案,从而降低手术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疗机构仍存在技术不成熟、设备落后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健康风险。
王女士的经历也暴露了当前种植牙行业存在的监管漏洞。一些诊所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对患者健康的保障。例如,有患者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更换了种植体品牌;还有患者因术后并发症与医院发生纠纷,却因缺乏明确的治疗记录而难以维权。
种植牙手术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医疗行为,患者在选择时应谨慎评估自身条件和医院资质。首先,患者需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确保牙齿和牙槽骨条件适合种植。其次,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要求医生提供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术后维护计划。此外,患者还应保存好所有治疗记录和收费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身权益。
王女士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追求美观与功能的同时,更应关注医疗安全和健康保障。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对于患者而言,则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理性看待种植牙手术的风险与收益。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