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一名男子因在足疗店修脚时不慎被划伤,导致严重感染,最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以保全生命。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修脚卫生安全及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高度关注。据医生介绍,该男子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糖环境加速了细菌繁殖,最终引发脓毒血症,病情迅速恶化至危及生命。
事件回溯显示,该男子在修脚过程中因操作工具消毒不彻底,脚部被划出小伤口。起初他未予重视,仅自行处理,但伤口逐渐扩散至整只脚,并伴随高烧、全身疼痛。送医时,其脚部已严重肿胀发黑,散发出腐败气味,感染组织深入肌肉和骨骼。经多科室会诊,医生决定采取截肢手术以控制感染。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但永久失去部分肢体,未来需长期康复并适应假肢生活。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导致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足部感知能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极易因微小创伤引发感染。数据显示,2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并发足溃疡,其中20%可能发展为截肢,而截肢后5年死亡率高达50%。此次事件中,患者空腹血糖高达26mmol/L(正常值<6.1mmol/L),长期未系统控制血糖,加速了感染恶化。
修脚行业卫生隐患亦成为焦点。部分非正规场所存在器械消毒不彻底、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例如,刀具若未严格灭菌,可能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一旦侵入破损皮肤,将引发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医生强调,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街头修脚店处理足部问题,建议选择具备医疗资质的机构,并在操作前后严格消毒。
公众反应方面,许多网友分享类似经历,称修脚后出现红肿、化脓等情况,但因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社交媒体上,一条“修脚划伤小口子竟要截肢”的帖子引发数千条讨论,多数人表示“后怕”,并呼吁加强行业监管。
医学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用温水清洗并彻底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修剪趾甲时应平剪,勿损伤甲沟;选择透气鞋袜,防止摩擦起泡。若发现伤口,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此外,控制血糖、定期筛查足部神经和血管功能,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行业监管层面,目前国内针对修脚店的卫生标准尚不完善,部分省份虽要求工具“一客一消毒”,但执行力度参差不齐。业内人士呼吁,应强制推行消毒设备认证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医学基础知识培训,特别是糖尿病足护理常识。
截肢患者的康复亦需社会支持。假肢适配、心理疏导及生活技能训练缺一不可。例如,部分患者因步态改变导致脊柱代偿性弯曲,需定制矫形鞋垫;另一些人则因肢体残缺产生抑郁倾向,需专业心理干预。
此次事件为公众敲响警钟。南京市第二医院医生提醒,修脚虽是小事,但“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屏障,破损后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尤其免疫力低下者更应谨慎。当前,浙江涉事足疗店已被责令停业整改,卫生部门正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器械消毒流程及从业人员资质。
生命无价,健康无小事。从选择正规服务机构到提升个人防护意识,唯有多方合力,才能避免“小修脚酿大悲剧”的再次发生。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