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支付新规遭遇软执行:行业巨头落实实名制打擦边球

来源:综合 时间:2016-07-20 14:34:32

  央行支付新规遭遇“软执行”

  本报讯(记者孙奇茹)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新规执行半月遭遇“软执行”。记者发现,一些第三方支付账户未实名状态下仍然能继续转账、收款。

  昨日,记者用一个没有进行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注册了一个非实名认证微信号,并通过其他实名账户先后向其转账1000元、发红包5元后,这些转账、红包里的钱款都可以直接接收,并自动存入了该非实名微信账号的零钱包里。随后,记者使用这个非实名账户向其他账户转账、发红包,也都顺利完成。

  不过,微信对于非实名账户的支付功能也并非完全没有限制。十多分钟后,记者再次尝试通过其他账号向这个非实名微信号发红包,系统跳出提醒,“根据国家法规对支付服务实名制的要求,你需要尽快完成实名认证”,此后,记者尝试多次始终无法打开这个红包。再向这个账号进行转账时,系统也跳出提醒,因收款方没有实名认证无法进行转账。

  相比而言,支付宝目前对央行新规的执行则更为严格。记者尝试后发现,完全没有实名认证的账户,支付、收款、买理财都无法进行。最无奈的是,如果用别的支付宝账户向这个账户转账,汇款人的界面就会出现“对方账户未完善身份信息,无法收款。为符合监管要求,建议您在对方补全信息后重新转账”。

  记者还尝试了另外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百度钱包上注册一个非实名账户后,通过其他账户向其转账200元,显示成功。但无论记者想用这个非实名账户的200元余额进行手机充值、买活期理财或者再对外转账时,都无法进行,系统纷纷跳转到“实名认证”页面。

  业界分析,部分支付巨头在落实实名制时难免打擦边球,而且新规的执行也需要给企业一定时间。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