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是长沙市某高校的大学生,这几日她奔波电视台、媒体以及商户之间,开启了自己的“315维权之路”。
原想只是一份简简单单的兼职,却被卷进了套现风波。只想拿到600元的兼职报酬,岂料反而欠下上万元贷款。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记者近日走访了长沙各大高校进行了实地采访。
高薪利诱 兼职骗局
记者了解,像小田这样被骗的不止一人,长沙一所高校几名学生甚至负债二十多万元。起因是他们轻信一位“陈学姐”,自称只要拿身份证、学生证帮她刷单提高业绩量,就能获得600-1000元不等的报酬。
面对高额报酬的诱惑,学生们接受了对方的要求,提供了身份证、银行卡,前往陈学姐指定手机门店办理手机分期付款业务。“办完分期后,我只拿了600元的报酬费,手机还给那个人了。但最近银行打电话给我,说我欠了6000多元贷款。” 小田告诉记者。
据长沙警方消息,此类金融套现诈骗层出不穷,近日就接到了多家分期消费公司报案。作案形式大同小异,一般是骗子、套现中介在网上或在校园内,以“刷单”为名发布兼职信息,诱骗学生用个人身份信息办理分期买手机业务。之后,中介拿到学生购买的手机,支付给学生几百元“劳务费”,便彻底失联。而等待着学生的则是后期一系列的金融债务。
记者用百度搜索“分期套现”发现,相关帖子高达150多万条,套现对象涵盖“蚂蚁花呗”“分期乐”“京东白条”趣分期”等多平台分期业务。服务费高达10%~40%不等,俨然成一条信贷诈骗产业链。
净化市场 主力先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始针对套现、刷单等一系列行为进行整顿,规范分期市场。2015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消费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反欺诈行动中来,如即有分期、分期乐等平台都严把信息审核关,不断加强风控和排查力度,致力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以即有分期为例,风险管理、反欺诈举措遍布其整个业务流程,从线上到线下,前端到后台。一方面,业务人员为消费者办理分期服务时,就不断提醒套现或欺诈行为的风险。另一方面,后台信审人员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消费者是本人发起的申请。不仅如此,即有分期以自有评分卡模型为基础,结合外部多维征信数据,如鹏元征信、腾讯征信等,利用大数据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消费者个人信用模型,从业务初期即识别可能的欺诈行为。
分期消费的初衷是互惠互利,以低额首付即刻拥有心仪物品,但“套现”“刷单”的损失不单是此类消费金融公司,参与套现的客户也会因此影响个人征信记录,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维权调查 套现者警钟
即有分期总裁曹诚说,“互联网时代,诈骗案件频发,给不少消费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也给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为保护客户利益,防范和打击诈骗犯罪,需要从个人征信、合作商户、一线业务人员以及企业自身等多方面努力。”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个人小微信贷并未完全纳入人行征信系统,这给心存侥幸的不法份子以可趁之机。而合作商户以及一线业务员对利润和业绩的非法攫取,也驱使其走向违法犯罪之路。另外,不少学生为了赚取兼职费,而提供自身身份信息给不法分子以利用,套现或者刷单。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学生群体,要提高辨别能力、加强自身保护,不要随意借用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给他人使用。也不要为了小额利益而帮助他人进行套现刷单,以免误入诈骗分子陷阱。同时,在财产遭受损失的时候,要及时报警,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套现刷单,法律人士表示,此行为不仅影响征信记录,而且要承担高昂的费率风险、诈骗风险,犯罪风险。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如果是故意或者数额达到2万元,就涉嫌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即有分期总裁曹诚最后表示,”我们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普惠金融事业,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普惠所带来的快乐。同时,我们还有责任有义务,提醒和帮助消费者如何辨别虚假诈骗中介,对消费者进行信用安全教育。因为恶意套现,企业损失的仅仅是金钱,而消费者损失的是更为重要的“信用”。所以我们坚决反对不法中介利用套现欺诈消费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