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多地调研发现,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规划、上马机器人产业园,带动企业、资本一哄而上,产能过剩、高端产业低端化等隐忧已经初步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各地政府“有形之手”切忌越俎代庖,避免助推新兴机器人产业出现“泡沫”。
各地扶持政策炙手可热
记者在各地调研中发现,在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多地都以政策和资金共同助推机器人产业发展。然而,在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主管工程师周建看来,如今的机器人行业“热的有些过分”。他说:“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周边得有行业支撑、上下游企业的配套。”
2014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去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地方政府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热度不减。目前,国内已经有大约40个地方提出建机器人产业园,相当于平均每个省份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有些地方提出未来3年要建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6-8个智能装备产业园,如果都按计划推进,2016年全国各地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将遍地开花。
除数量外,不少机器人产业园都将“规模最大”作为追求目标。黑龙江和山东两个省份都有城市提出要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园”,辽宁某市计划其机器人产业园要建成“国内最大”,河南某市的机器人产业园准备建成“中原地区最大”。除省会城市和一些地级市外,一些县城都筹建机器人产业园。
在政府的强力带动下,各地机器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表示,仅在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从年初的200多家,一跃变为年底的500来家,现在已经发展到800多家。“很多之前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都在声称要进入机器人领域,感觉我国机器人产业简直就是处在大爆炸时代。”
长期关注机器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姚国际说,机器人产业去年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火爆”。据他统计,目前有大约50家上市公司提出跟机器人相关的发展战略,原先不做机器人的,也在这两年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迅速切入到机器人产业,并借助这一概念炒作股票价格。
产业存三大隐忧
受访人士表示,机器人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地方政府的强力扶持固然有利于“扶上马,送一程”,不过各地缺乏科学规划、盲目上马,带动企业、资本迅速进入这一产业,却可能带来产能过剩、高端产业低端化、国产机器人企业被边缘化的三大隐忧。
首先,工业机器人总体供大于求面临产能过剩风险。根据地方主要工业机器人园区的规划规模目标计算,不出几年,工业机器人的产出将可能超过市场需求。比如,西南、华中和华南都有城市将2020年的工业机器人年产能规划为10万台,三者相加是30万台年产能。然而,以年均35%的增速计算,到2020年之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整体年销售量也不过才25万台左右。
合肥市经信委的一名官员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意味着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巨大,目前的过剩隐忧主要是低层次的过剩,产品不仅低层次、技术含量低,而且严重同质化,不同企业之间产品大同小异,行业总体必然过剩。
其次,高端产业有低端化倾向,行业整体实力有待提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四五家国外的公司控制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额,诸如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技术也不在自己手里,很多企业是靠政府补贴拿点“加盟费”,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的机器人项目必定只能处于产业链低端。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资本密集度高,需要强大的研发创新,高端的人才集聚,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处在"三低"甚至"三无"状态,整体实力亟待提高。”曲道奎说。
最后,国产机器人企业有被逐渐边缘化的迹象。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机器换人”计划,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来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这一方面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促进了大量机器人的普及,推广了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这样做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由于国内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机器换人”计划中反而被边缘化,进一步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其次,由于机器换人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脱节,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这笔钱最终还是流入外资机器人企业的口袋。
“有形之手”切忌越俎代庖
业内人士认为,就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而言,各地不要盲目追求建园区,政府应该结合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创新资源情况和产业配套情况,营造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表示,就像日本在上世纪70、80年代所经历过的一样,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必然会经过井喷式增长的阶段。目前各地都搞机器人产业,但多数都是弱小的,将来这些企业或者园区肯定不会都成为大树,经过市场竞争,通过收购兼并、联合,企业必然会由多变少,由小到大。
曲道奎表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营造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但很多地方政府站在地方利益和GDP增长角度出发,最终必然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和恶性竞争,使得机器人产业陷入传统产业的“魔咒”。因此从国家层面而言,对各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适当引导。
针对目前各地对机器人产业的热度,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曾表示,大多数机器人产业园尚处于概念或者作为招商引资的旗帜阶段,就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而言,不要盲目追求建园区,而是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创新资源情况和产业配套情况。
合肥市经信委的一名官员说,政府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确实有必要,但资金和资源要用在刀刃上。目前,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扶持项目,常常一放就是上千亿的资金,但是后续评价机制薄弱,项目的实际效果没法得到真实的体现。他认为钱好拿、无跟踪的状况要改变,资金利用率要提高,要真正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有效果。
资本持续“高烧” 机器人产业泡沫乍现
来源:经济参考网
时间:2016-02-01 12:09:47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新一轮光伏电站产能过剩隐忧初显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关注
- 深中通道要动工,中山楼市强势崛起成香饽饽
- 跨年夜6点开始,刷QQ红包终极攻略
- 中国“爱心护理工程”安徽项目落地启动仪式在合
- 不是总理说出来 竟不知中国连圆珠笔的头都生产
- 回首2015亿万中国青年关注的正能量事件
- 美媒:中国民众自制空气净化器 成本仅约200元
- 超三分之一药品注册申请撤回 十余上市药企涉事
- 王老吉PK加多宝:“19连胜”背后的市场逻辑
- 商务部公布2016年第一批工业品出口配额 占比超7
- 爱唯(ivy)核心合作伙伴赴台湾考察圆满归来
- 商务部:巴西对华汽车玻璃发起反倾销调查
- 美团鼓动地推下架口碑店铺:每下一家奖励50元
- 央视广告招标会受热捧 金罐加多宝提前拿下2016
- 爱奇艺携手英氏打造全国首档孕妈真人秀 《一起
- 澳大利亚缴获60吨输华奶粉 当地居民:不希望断
- 满婷,凭什么让经销商趋之若鹜?
评论热文
- 资本持续“高烧” 机器人产业泡沫乍现
- 新一轮光伏电站产能过剩隐忧初显
- 上市钢企过半预亏 或进入重组期
- 油价低迷油汽行业利润大降 页岩油企业或迎破产
- 二六三集团副总裁李玉杰:打造开放的统一通信协
- 陆地方舟:开启新能源货运“滴滴化”模式
- 百年人寿推出专属孝养金计划
- 李鸿恩----百花村四大板块中的免费养老产业
- 微鲸科技黎瑞刚:《功夫熊猫3》是我们的告白
- 2016易到年会周航演讲:心态归零 重新出发
- 鹏博士吴祯:基于内容的文化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
- 亚马逊葛道远:海淘业务要让消费者和企业同时受
- SA智能手机报告: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第一(
- 百度文学年终盘点:IP全产业链生态开发风生水起
- 陌陌也推春节红包战 山东河北江苏网友最“土豪
- 新开普杨维国: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推动战略转型
推荐文章
- 房地产行业告别暴利时代 利润下滑倒逼房企转型
- 国际油价太“便宜” 中石化产油量18年来首降
- 今年“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将扩围
- 2015年上海楼市有多火?中介业务员“年入百万”
- 任志强回应炸掉楼市库存:看不懂是脑子进水了
- 煤企实施减员分流 1000亿元专项资金陆续拨付
- 党报:房屋所有权是永久的 不塌就一直归产权人
- 楼市去库存出新招:相关部门酝酿鼓励房企成房东
- 2015年近5成房企净利下滑 近3成房企预告亏损
- 网上有人近9万元售春晚门票 央视:未出售 勿受
- 中国游客拯救日本安全套企业 生产商每天遭催货
- 香港楼市创25年最差成交 地产商降价2成卖楼
- 俄媒:中国将削减7亿吨煤炭产能 分流100万人
- 国际台与咪咕数媒合作推出《环球阅读》
- 购物中心如何试水“供给侧改革”(组图)
- 天津市内二手房量跌价涨 河北区成交量降幅最大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6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