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运话题再次受到热议,一周前12306铁路购票官网上的信息栏还是一片售空,但从1月10日下午开始,突然出现了很多客票抛出。根据铁路方梯次退票的规则,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
让我们以今年春运第一天1月24日推算,1月9日是1月24日火车票全价退票的最后一天。而接下来,春运火车票陆续进入全价退票的截止期。除夕前三天(2月4日、5日、6日)是出行高峰,也是火车票最为紧张的几天。按此推算,这几天的“回笼票”,将在1月中旬到来。也就是说,1月中旬是捡年前“回笼票”的好时机。
春运,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大社会现象,是在外务工和学习的人们集中时间段回乡过年而形成的特有景致。春运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春运造成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
自1954年铁道部有春运记录起,我国春运从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到80年代客流激增,并一跃成为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除去铁路运力不足以及国人传统观念较重等因素,我国80年代开始的城市化进程,乃是造成春运压力的主因。
不过平心而论,我国推行城市化进程,即便造成了春运的压力,却依旧是利大于弊,因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亦是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不断高歌猛进。较之春运,城市化引发的真正威胁来自于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
殊不知,春运车票尚可退,污染治理却无路可退。从2013年“雾霾”一词第一次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直至一月之前全国多地的连续重霾,毫无疑问,雾霾已经成为了一场危机,一场人们不得不重视的环境危机、健康危机。
据新日提供的数据显示,一辆智能电动车5年节省用电547度,200万辆智能电动车5年则节省10亿度电,相当于节约了40万吨标准煤,同时减少碳排放2.7亿千克。若改用电动车出行,则将大幅减少道路交通产生的空气污染。
新日电动车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表示:“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新日电动车累计为上海世博会减排559吨,并受到了联合国工发组织颁布的‘绿色文明企业贡献奖’和上海世博局颁发的‘世博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全民防霾更需全民治霾,绿色出行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