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补贴骤降专车司机组团刷单 豪车退出平台专做熟客

来源:南方都市网 时间:2015-11-10 16:30:26
补贴减少、收入锐减,让不少兼职司机萌生退意。

  兼职司机

  有试过上线两个小时都接不到一个单。

  好像一只脚踩进了泥潭,拔出来是一脚泥,再踩进去是个无底深渊。

  赚得少,不如留点时间给自己休息已经成了大部分兼职司机的选择。

  周师傅开车开了20多年,从1994年开始开出租车,1997年周师傅进了一家保险公司帮领导开车,有双休有社保,每月到手3800元左右。

  去年12月,周师傅发现朋友圈每天都被各大专车的优惠券刷屏,朋友中的有车一族亦纷纷加入专车司机的行列中,当时的传闻是,下班跑几趟,每个月就能赚回一万元。

  于是,周师傅下班后兼职开起了专车,每天晚上从9点跑到2点,周六的时候会跑一整天,这样兼职每月都有个六七千元。当月,周师傅所在的专车群里,有4位一号专车的师傅做到了2万元以上收入,有6位做到了1.8万多元以上。

  “很大原因是补贴多,赚得多”,周师傅称,“U ber补贴的幅度就是翻倍,车费多少,再补你一倍。”

  2015年1月,周师傅的行程收益是3517元,但补贴就有4534元。油耗大概是1300元,“那段时间我介绍了几个朋友进来,只要朋友连续做够20单,就会奖励我400元,所以补贴会比较多。”

  当时,周师傅就很清楚,这种状态不可能持久,“车费就是1.2元/公里,如果汽车油耗大一点,成本可能1元/公里,加上返程空驶,没有补贴的话,怎么可能有赚。”

  2015年1月16日,周师傅所在的人民优步群里有司机说,在中华广场、地王广场门口有警察在查车,不久,又有司机称,广州南站也有在查车。那段时间,虽然查车的传言四起,司机人心惶惶,但司机们还是顶着风头继续开车,“当时说抓到了要被罚3万-12万,但还是有不少人继续在开,可想而知当时的利润有多高。”

  补贴骤降司机组团刷单

  逐渐让周师傅产生离开的心思是从7月开始专车平台补贴骤降,“虽然猜到会有这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7月份的第一周,优步从原来每周做满90单奖励3000元,降到了1800元,而滴滴则从6月时的每周做满90单奖励3400元,变成了每天做满15单奖励100元,做满25单奖励200元。

  从那时起,专车的补贴总体趋势不断下跌,截至10月底,优步每周90单的奖励仅为1250元。滴滴则是每天做满25单奖励180元。

  而由于滴滴快车对专车司机的从按周结算变为按日结算,导致更多的兼职司机又从滴滴转向了优步,造成司机的接单率降低。

  “以前兼职每个月能多赚六七千元,现在要赚4000都难了,谁还愿意去辛苦?”周师傅记得,因为补贴减少,不少司机为了多赚钱剑走偏锋,甚至出现组团刷单的行为。“40几个人去大学城,你开司机客户端,我开乘客端,互相刷单”。

  为了比较两个主要平台的补贴多少,一个名为“广州专车司机之家”的微信号应运而生。司机们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平台上线,每期分析文章都有超过6000的阅读量。

  打开公众号来查看最新补贴成为了安仔每日的习惯。“朋友都笑我,这么晚才进来”,6月份才开始做兼职专车,安仔自认为错过了做专车司机的黄金时期。一加入,安仔就开足马力,每日兼职8小时左右,一天下来没扣油费赚400多元。

  但渐渐地,安仔发觉即使长时间在线,能接到的订单数量却大不如前。“有试过上线两个小时都接不到一个单。”从9月开始,安仔放弃了晚上的兼职时间变为主攻有福利的早高峰时段。

  “6点到9点在线上,一共接到3单就有150元奖励,”,在安仔看来,这是兼职专车司机赚钱最稳妥的方式。“但再接第四单,就没有额外奖励了,跑了还怕亏油钱”,因此安仔在做完第三单客人之后,就会把车开到偏僻处,避免接单。

  由于需要冲单,专车司机都比较喜欢接距离近的单子,“以前接到远的单子,我都会去的,因为钱赚得多,偶尔远一点的单子就不会去计较了,但现在不瞒你说,接到了远单我会让对方取消掉。”周师傅说,专车行业的利润削减,大大影响了司机的工作状态。很多乘客觉得专车的服务体验越来越差,和这一点是有关系的。

  只在早晚高峰期出车接单

  10月10日,《出租车指导意见》和《专车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当中规定网络约租车需具有《道路运输证》,这意味着一般私家车将不再允许接入专车平台;其次,专车司机需取得专属的《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整个10月份周师傅基本没有开专车,只是偶尔在上下班的时候开开顺风车。周先生调侃说,现在全职开专车的司机是“洗湿个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开,但像自己这样做兼职的司机,很多已经不开了,“尤其是以后要求营运车辆8年报废,兼职的人才不愿意干呢。”

  “好像一只脚踩进了泥潭,拔出来是一脚泥,再踩进去是个无底深渊”,朱师傅就是周师傅口中“洗湿个头”的那一部分人。朱师傅原来在

  一家外资企业里做司机,2014年3月开始尝试开专车。当时每月兼职都可以赚到七八千元,如果是全职,岂不是能月入一万多?今年4月,朱师傅咬咬牙买了一辆十来万的卡罗拉,决定辞职做全职司机。

  不幸的是,新车买来后一直摇不上号,等到摇上号时,已经是10月份了。“开了几天,我就发现不对劲,补贴明显变少了”,朱师傅说,现在从早上8点开到晚上12点,一个月收入大概一万元。

  “虽然不算少,但比起之前简直是又累性价比又低”,虽然如此,刚买了新车的朱师傅还是不得不每天上路。他希望新的管理规定不要这么快出台,“如果真的是8年报废,我只好不做了,这样对于买了新车的太亏。”

  而更多的兼职司机已经逐渐有了放弃专车的念头,赚得少,不如留点时间给自己休息已经成了大部分兼职司机的选择。

  豪车退出平台专做熟客

  今年5月,南都采访过的女司机桦姐曾经开着一辆价值50万元的奔驰车做兼职,赚回养车钱,认识了不少各个阶层的人,把专车开成了社交。作为兼职的豪华车司机,她的退意萌生得更早一些。

  5月份,当不少普通车型的司机还在顶着被查的风头上路时,她发现豪华型的兼职专车比例已经在下降,甚至有乘客加小费都打不到车的情况。“对于一些兼职车主来说,每个月就赚那么5000块左右,被扣查就罚3万-5万元,等于一年白干,风险大于收益。”

  6月,桦姐挂靠的租赁公司生意冷清,桦姐和丈夫也就渐渐退出了专车平台。

  “后来我们就只做熟客,不依赖平台了”,桦姐在接受记者回访时说,因为拥有香港和大陆两地牌照的车辆,过关不需要下车,她和丈夫现在主要提供香港和广州两地接送服务,“已经很久没有用平台了。”

  10、12版 策划:南都记者 李陵玻 统筹:南都记者 魏凯 叶孜文

  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饶丽冬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冯宙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