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国家巨资援建养牛场建成即闲置 权力出轨疯狂骗补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15-01-25 10:21:23

  原标题:“补贴成空”也是一封举报信

  全州县白宝乡境内有10多座政府划拨数百万元给村民建的栏舍,原计划给农民养牛,但建成两年多,其中大部分空在那里长满了杂草。而一些养牛户向政府申请援建栏舍时,却没得到指标。对此,全州县水产畜牧局回应,这是岩溶地区石漠化援建项目,多方面原因导致使用率低。(1月24日《南国早报》)

  国家巨资援建的养牛场,建成即闲置;宽敞整齐的牛栏,成了杂草丛生的“大栅栏”,想来都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荒唐事,又何止一起?2014年3月,与《乡村爱情7》一起走红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雏鹰农牧,被爆猪舍大量空置,生态养猪成了一句空话。而在海口市旧州镇,大批建好的大棚便丢弃撂荒,“人走棚空”,成了放牛场。

  国家补贴项目大量闲置,虽看着触目惊心,其实却不令人意外。首先,部分补助项目缺乏计划性,“想到哪里管哪里”的执行,让群众无所适从。据村民反映,“养牛投资大,买不起牛。”试想,有关部门能够计划一下,牛栏建成后怎么办,会有这么大的闲置么?但更重要的则是疯狂骗补。正如村民所说,“没有一定的关系,很难争取到指标”。想想也是,想要的实惠到手了,继续养牛作甚?因此,养牛场成了乱草地也并不奇怪。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整治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平心而论,为保证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有关方面也制定了严格的审批门槛。比如,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范围内,有养牛经历且有意发展养牛事业。可最后,为何依然被钻了空子呢?无非是被“微腐败”侵蚀,在执行中走了样。试想,养没养牛,完全是审核人员的“一言堂”,怎可能不参水?

  因此,援建的养牛场连片性闲置,也是一封举报信。一方面,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查,这背后的权力出轨。据报道,“白宝乡有16座国家投资援建的栏舍,得到指标的大多是村委和乡干部以及教师的亲属”。有关部门应该顺藤摸瓜,查一查可能暗含的瓜田李下。另一方面要通过养牛场闲置,反思自己的不足。骗补何以风行,无非是微权力得不到制约。因此,如何在补贴项目执行中,剪除权力、人为因素的干扰,成为必须要考量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补贴成空,成为一部连续剧。

  文/薛家明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