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这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案件中的一对80后夫妇,在广州低价回收废旧电子元器件,翻新处理后,再在国内和东南亚出售以赚取暴利,夫妻二人因此“发家”,买下10多套房屋。
去年10月底,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位于广州天河区中山大道的“广州菱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假冒“三菱”、“欧姆龙”等知名品牌的可编程控制器。 经调查,现年34岁的广西籍公司负责人陈某,07年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工作,两年内,他逐步熟悉可编程控制器产业链,并摸索出发财之道,于是与妻子李某一起开公司,大肆收购废旧名牌电子元件,打磨翻新再重新包装,这些产品包装盒、说明书、镭射标识齐全,几可乱真。为了逃避打击,夫妻二人按照制假流程,将整个工序分成原料、加工、质检、出库以及管理等五个环节,并将一些租赁厂房或城中村出租屋作为作业工场。
由于回收废旧电子元件的成本极低,翻新后仅以同类品牌的1折价格,夫妻俩通过网店、电话、QQ等方式,将翻新元件销售到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还出口台湾和东南亚等地。
5年间,陈某夫妇开办了3家公司,拥有5辆私家车,在广州买了十几套房产。发迹后,陈某夫妇从广西老家带出来的亲戚全部跻身公司管理层。目前,广州警方已将这个制假售假网络“一锅端”,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
记者调查:“电子垃圾”成制假来源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产生大量的废旧电子元件,由于缺乏正规的回收渠道,市民不知道如何处理的“电子垃圾”,往往成为商家获取的低成本“货源”,目前废旧电子产品在市场上的回收现状如何呢?
在广州天河岗顶电脑城石牌西路一带,店铺招牌、街边纸板上到处都写着废旧打印机、手机和电路板回收的广告。记者发现,多数废旧电子产品都是回收商家随口开价,有时候一台旧手机几元就能回收,至于这些废旧电子产品作何用途,回收商家各有说法。
回收电子元件店 店主:卖给我们有时候就用来做配件,如果客户要全新的,我们才订货,别人怎么处理就不清楚了。
在城中村出租屋和住宅小区内,不断有工人用拖板车装满货物进进出出,货物存放相当隐蔽,还有部分商家直接在街边包装散装的货物。有商家透露,废旧件翻新组装成本低廉,但是要完全假冒新品还是有难度
知情人:维修机器有些配件找不到,如要要订货很困难,要买的话就要买一批很难操作,但是组装的都是旧机器不是全新的,只能卖给临时需求、要求不高的客户用。
由于经营场所多是“住改商”,不少回收店铺都没有合格的经营范围资格,成为检查漏洞。而这次制假售假案中的陈某夫妇,就是用5年时间将一个“麻雀公司”扩大成一张巨大的制假售假网络。目前根据我国的刑法,制假售假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就可以入刑,超过200万就可以判处15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可能没收财产,警方提醒切勿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