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通航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年内或可先照后证

来源:证券时报网 时间:2014-11-12 22:17:14

  通航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年内或可“先照后证”

  证券时报记者 邝龙

  我国在通航领域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司长刘增禹昨日在珠海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时表示,我国有望于今年底对通航公司实现“先照后证”,以促进行业发展。此外,多渠道消息也显示,我国有望从低空空域改革开始,在今年底进一步放宽通航领域的政策。

  所谓的“先照后证”,指的是我国有望在今年底实现对通航经营的行政许可,将现有的审批从前置条件改为后置,“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减少审批条件;同时申请通航经营的企业也将从“必须拥有两架航空器”放宽为“拥有一架航空器、租用一架航空器”,降低资本准入门槛。

  刘增禹还透露了“先照后证”的时间表。他表示,此举是管理层推动通航领域发展的重要的“简政放权”措施之一;同时,关于通航产业的“十三五”规划工作也已经展开。民航局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监管的科学性,释放政策红利,推动通航市场发展。

  对于此项改革,一位珠海本土的通航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项措施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行业门槛,有利于资金流入通航领域,增强市场活力。”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也表示,目前我国通航产业尚处在初创期,整体缺乏构成产业的基础要素,也缺乏相关的保障制度。随着制度层面的规范,相信通航领域可以取得较大发展。

  据悉,我国有望陆续出台《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试行)》、《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条例》(修订版》、《低空空域划设方案》、《通用航空机场申报与审批管理程序》等政策。最为确定的是,国家空管委将于近期召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会议,这一消息得到了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空管局副局长杜强的证实。

  杜强表示,国家空管委4年来一直在努力推进低空空域改革,近期召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会议,将系统梳理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全面推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相信会促使我国通航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

  此前曾有消息称,我国拟在2015年开放低空管制,允许私人飞机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不过杜强并未就此消息做出正面回应。

  昨日披露的一项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通航产业潜力巨大。我国通航业目前共拥有3857架飞机、730名飞行员、286座通航机场;对比美国,通航业共拥有22万架飞机、60万名飞行员、1.5万座机场,每年贡献逾1800亿美元产值。

  在此背景下,我国通航产业也正在大规模发展之中,而国资企业有望占据市场先机。以通航飞机制造为例,全国拥有15家具备通航飞机生产实力的公司,除SSAC、山东滨奥为中外合资企业外,哈飞、成飞、洪都航空等13家公司均为国资背景。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