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工业化住宅建设标准将出 保障房率先产业化

来源:21世纪 时间:2014-09-23 15:46:54

   本报记者 纪睿坤

   实习记者 骆丹 北京报道

   何为工业化建筑?

   “新标准将对工业化建筑做国家标准的界定。”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叶明在“2014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交流大会”上如是解释,工业化建筑就是以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为主要特征的建筑。

   据叶明介绍,有关“工业化建筑”的国家标准已经编入《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标准”)。

   根据住建部的计划,“标准”将争取在2015年初出台,这也将是我国推行住宅产业化15年来,首次对工业化建筑进行比较清晰的定义界定。

   除了制定国家标准,记者亦获悉,住建部正在制定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纲要,借此进一步建立完善住宅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初步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其他地方都应具备相应规模的构件生产能力;政府投资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要率先采用这种建造方式;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新开工住宅面积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每年增长2%。

   新建住宅产业化比例年增2%

   自1999年颁布实施《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住宅产业化已经行进15年。

   但截止到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中,工业化住宅占据的市场份额依然不高。

   谈及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绍,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全国性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尚未出台;住宅产业化相关的标准、规范严重滞后于市场和试点项目的发展。

   另外,住宅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以及技术体系、建筑体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不过,据记者了解,住建部正在谋划住宅产业的顶层设计。

   叶明介绍,住建部正在制定建筑现代化发展纲要。

   根据初步的计划,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必须用产业化方式建设,除西部的六省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的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新建住宅中,住宅产业化建设要按照2%的比例递增。

   在产业化纲要出台之后,各地也将基于此明确本地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协调出台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

   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也表示,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积极性,加大产业化住宅在金融、税收方面的支持政策。

   作为全国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赵丰栋介绍,北京住建委和规划要正在研究下一步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扩大商品房实施产业化的范围,目前主要是想在土地招拍挂环节把要求列入。

   据赵丰东介绍,目前已经有七八个项目,在规划条件里提出实施住宅产业化要求。

   标准争取2015年初出台

   顶层设计规划之外,制定出台住宅产业化统一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地企业在近两年参与住宅产业化的积极性大增。”叶明表示,但也需要制定、实施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和评价,比如说,出台的鼓励性政策如何落地,如何衡量等。

   以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北京、沈阳为例,北京对开发建设单位申请产业化建造方式,审批通过的,在原规划的建筑面积基础上有面积奖励,奖励面积总和不超过实施产业化的各单体规划建筑面积之和的3%。沈阳的优惠政策则是对住宅产业化用地降低土地出让费用,享有优先竞拍权,适用于面积奖励政策,可提高容积率等。

   “评价标准将为地方政府出台的工业化建造优惠政策,提供评价依据。”叶明称,优惠政策需要根据工业化建筑的评价,不是简单使用一点儿预制构件就是工业化建筑了。

   “住宅产业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住宅技术,这只是住宅产业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也强调,住宅产业化应该是完整的产业链。

   叶明也认为,该评价标准对于引导促进规划发展有重要意义。

   “新标准亦对工业化建筑做了一个国家标准的界定,”叶明解释,工业化建筑就是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为主要特征的建筑。

   叶明介绍,住建部早在2013年6月就启动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修订,标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国内外也没有很好的标准,可借鉴的东西很少,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意见稿,不久后也将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并争取2015年初出台。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