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三星发布手机新品,带有曲面屏幕的GALAXY Edge,“秒杀”了一周后苹果的iPhone 6。在两个手机大佬争得不可开交之时,国内手机品牌也扎堆推出新品,战场也是一片血雨腥风。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国际:三星牵头 “死磕”苹果
每年的9月上旬,都是让一众手机厂商焦虑的日子——因为苹果通常在这个时候发布新品。
几乎所有的品牌都不例外,它们的新品发布会往往都会抢在苹果前面,在用户心中先占个位置,比苹果早几天回馈用户一年来的期待。
今年9月份,动作最大的莫过于三星。
9月3日晚间,三星在国家体育馆发布了大屏系列GALAXY Note 4,还有坊间一直流传的带有曲面屏幕的GALAXY Note Edge。据参与现场发布会的人士透露,当天全程戒备森严,进入发布会场馆前甚至要接受较为严格的安检。
当晚,三星工作人员演示了GALAXY Note 4的新玩法:自拍时,你的手不再需要费力地伸到屏幕前面,可以通过拿住手机的另外一只手触摸后置摄像头的感应位置进行拍照;多个音孔可以实现多人对话录音,录音识别系统甚至可以单独调出多人对话中其中某一人的录音;增加了拍照中广角模式……
以上新玩法是对前一代产品性能的提升,当晚的亮点应该是Note Edge。
使用曲面AMOLED屏幕技术的GALAXY Note Edge,屏幕由5.6英寸+0.1英寸组合而成。通过边缘曲面的0.1英寸屏幕,可以实现快速提醒、夜间时钟、运动监测和股市提醒等功能。
有业界声音认为,目前很多手机厂商还不具备研发双面折叠屏幕手机产品,曲面屏幕应该算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同时,也有声音认为,三星发布的这两款大屏手机,唯一的“瑕疵”就是采用了苹果上一代产品iPhone 5S中的“土豪金”颜色,只不过三星把它称作“暮光金”。
目前,三星还没有公布这两款产品的定价。之前有消息称,这两款产品的售价不会低于iPhone 6,这或将让其和苹果的竞争更为激烈。
就在三星发布新品的7天后,一大批果粉、手机厂商还有凑热闹的,凌晨1点守在电脑前,等待着苹果能带来什么惊喜。
遗憾的是,苹果发布的新品,甚至没有之前坊间的“剧透”精彩,说好的蓝宝石屏幕也没有出现。
一款4.7英寸屏幕的iPhone6,和一款5.5英寸屏幕的iPhone6 Plus,这就是时隔一年后,苹果拿出的新品。
仔细回顾库克时代的苹果,策略已经越来越像它曾经的追随者三星了。
乔布斯在世时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没有人会买一部大屏手机,意在嘲讽三星。可是,从iPhone 5开始,苹果就放弃了乔布斯认为完美尺寸的3.5英寸屏幕,开始不断向大屏幕市场妥协。
苹果发布新品后,三星在Twitter上发出一篇推文“改变就会带来巨大的提升和创新,现在苹果也这样想了”,并附上了一张图片,图片上就是乔布斯当年说的那句名言。
苹果已经从乔布斯时代的时尚领跑者,变为如今库克时代的潮流追随者。
即便是这样没有太多惊喜的产品,苹果这次首发又把中国内地这个大市场给抛下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Apple Watch,是苹果此次发布的另一个颇有看头的产品。
外界本来期待苹果能重新定义智能手表,结果发现Apple Watch和三星Gear智能手表十分相似。Strategy Analytic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Gear已经占据71%的市场份额。何况,9月3日,同两款Note产品一同发布的两款新一代Gear,较之前的产品已做较大提升,一个采用曲面屏幕,一个可置于头部。
在可穿戴设备上,苹果着实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除了最强劲的对手三星外,苹果还遭遇了一众国际手机厂商的“围剿”。
三星发布新品的当天,索尼也宣布发布xperia z3、z3 compact以及平板电脑、相机镜头以及电视机等多款新品。同时,摩托罗拉和微软早前对外送出的邀请函中也表示,将在9月份发布新品。
一时间,苹果四面楚歌。资本市场很快给苹果新品的表现做出了回应。
发布会结束后,苹果股价出现连续波动下跌。盘中最低价达每股92.2美元,下跌2.2%。收盘时下跌0.38%。
而在发布会召开之前,受益于市场对iPhone6和Apple Watch的乐观期待,苹果股价表现强势。8月19日,苹果股价收盘价曾突破100美元,一度达到100.53美元,超过了其在2012年9月19日创出并保持近两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国内:扎堆上市 弯道超车
9月,早已不再是国际手机厂商的独角戏。
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柏林电子消费品展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华为,再次瞄准了大屏,发布了两款新产品——6英寸的Mate 7和5.5英寸的G7。其中,Mate 7在配置和机身外观上下一番工夫的同时,支持双卡双待且兼容4G网络,在带宽方面,支持超快的LTE Cat 6技术。
不难看出,华为在新品发布策略上,开始学习国际大牌。
两款新品手机P7和Mate7的发布会选择在海外和国内并举,或选择在海外举行的具有行业风向标的大型通信展会上发布,或举办专门的大型发布会。种种迹象表明,华为的野心已不仅仅停留在抢占国内市场的层面上,而是意在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形象,产品销售范围不只局限于本土市场,而是试图从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国内第一批切入手机市场的TCL,也同样发布了新品。
TCL Hero 2是该公司第一款全球范围内在TCL和阿尔卡特两大品牌同步发售的智能手机。在不久前的柏林电子消费品展上,TCL两大品牌近30款产品几乎全线整体出击,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智能连接设备、数据卡、智能路由器及配件等多个方面。
这个国内老牌手机厂商,已不甘心沦为配角,打算360度无死角地追赶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TCL通讯今年上半年全球市场增长强劲,美洲市场销量增长达65.7%,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智能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达151%。
一直走时尚路线的魅族,在此轮手机市场抢夺战中,派出了新一代旗舰机MX 4。这一次,魅族把砝码押在了价格上。这款手机处理器为八核,屏幕为5.36英寸,像素高达2070万,但却打出了1799元的低价。
之前,魅族科技总裁白永裁透露,该公司计划在五年内上市。就在今年7月,魅族引入了20亿元的首次大规模融资,由原来追求小而美转而扩大公司规模,由此魅族为登陆资本市场、加快公司扩张步伐做准备。
另外,互联网手机的后起之秀青橙也表示,将于近期发布新品。不久前,青橙科技CEO王迅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产品未来将定位于户外运动系列,让专门打电话用的手机可以为户外登山、滑雪、骑行,甚至是潜水服务。
有人说,国产手机的设计理念、营销手段和战略格局与国际品牌无法相提并论。但国产手机厂商最清楚国内最广泛的消费群体需要什么,抑或说他们知道这些群体希望能用最低的价格,来满足最多的需求。
他们总能抓住趋势。
比如今年3月,移动率先布局4G网络时,还有不少声音预言:手机终端和运营商收费“双高”,4G的普及还要走一段漫长的路程。
可是,不到半年,4G资费大幅下降,各个价位的4G手机新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抓住这一趋势的,不是国际大牌,正是曾经被嘲讽为“山寨机”的一众国产手机品牌。
纵观国产4G手机市场,既有酷派、小米等推出的599-999元价位的手机,也有金立、oppo r3、小米4为代表的2500元以下的中端机型,高端的还有oppo、vivo等3000-4000元价位的手机。
近两年来,伴随着一线品牌三星和苹果的“死磕”,国产手机远离二位大佬的视线,逐渐圈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国产手机市场占比已成普遍上升趋势。从2013年第二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小米、联想超越HTC和诺基亚,跻身用户移动上网终端前五。2014年第二季度,移动终端占比 Top 5名单中国产手机已占据三席——小米、华为、联想。
目前,全球手机产能近4成来自于中国。在中国,伴随着近年来的电商大战,拥有庞大产能的中国手机市场开始押宝电商渠道。而这条路,也早已从早先某一品牌的特殊渠道,逐渐转变为所有品牌必须修炼的技能。
尽管国产手机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渠道占有优势,可是身处红海,竞争惨烈,想成功突围恐怕并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