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潘石屹:“房价降两成说”被误读

来源:新闻晨报 时间:2010-05-20 09:17:56
 晨报讯 昨天,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表声明称,媒体广泛报道的其“房价降两成”言论其实是市场误读。他真实的观点是,从租售比等指标来看,中国的住房价格有降价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但现实的市场环境下房价依然有上涨压力。

  今年5月10日在香港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潘石屹说,“中国一些主要城市住房的价格应该回落到2009年初的水平”,当时有记者追问2009年住宅的涨幅有多少,潘石屹说,“一线城市大约15%-20%”。于是媒体上就出现了潘石屹称“住房价格会下跌20%”的说法。

  潘石屹在声明中为自己鸣不平,“这个20%的说法的确没有经过精确的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只是作为一个房地产从业人的感觉,没有必要针对此话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也没有所谓‘阴谋论’,认为我讲此话背后一定有什么目的。”

  他进一步解释他对房价的判断,“中国一些大城市,影响住房价格的因素很多,只从价格与租金等指标来看,下降20%并不过份。”他指出,2009年5月份以来住房价格暴涨,市场上反映出的许多指标大大超过了正常值范围。如租金回报率(或租售比),一线城市的住房因价格太高,使租金回报率这个衡量房地产市场的最重要指标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正常应在7%-8%之间,但北京、上海住宅的租售比仅有1%-2%。

  他还举香港1997年的“楼灾”为例,“许多人都把当时香港楼市暴跌归结为香港政府出台了8.5万套政府廉租房的计划,我不能认同这种观点。1997年前香港的楼市已经非常疯狂了,即使没有此计划出台,也会有别的风吹草动让它跌下来,其实8.5万套廉租房仅是一个计划,并没有真正实施。今后内地住宅价格如果下降,不是因为出台了什么新政,而是住房价格太高了。”

  理论上房价该降,但现实情况又怎样呢。潘石屹认为,有效供应不增加,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市场可以销售的一手住房量很少,从上市公司所拥有的现金来看,很多公司现金充裕,房地产新政的某些措施会让一些住宅开发商在开发和买地时很谨慎,这样也会影响市场上住房的供应量,市场上供应量少了,就会让房价上涨。”

  对于各地最近出台的房地产“细则”,潘石屹表示,“总的方向是减少住房市场的危险,我支持房地产新政,并不是说每个城市的每一条政策都是正确的,有一些政策可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是根本无法实施的空架子,但没有完全正确、完美的政策,只有通过实施过程再进一步修改完善。”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