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调查>

外卖未来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可能重组 发展分歧明显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27 19:58:30

  Quest Mobile近期发布了今年5月份的外卖APP数据。除了再次证实外卖市场被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三家瓜分之外,字里行间透露出了3家平台并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城市、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依旧非常激烈,表面貌似同质化,但发展分歧却越来越明显。不难看出,从总量、区域对比和用户结构的差异比较,外卖市场的三分天下格局在未来很可能重组。

  三家平台MAU不存在总量鸿沟

  从今年3月以来,整个外卖服务行业出现良好增长趋势,5月外卖行业APP月活达到4004万,环比增长达21.3%。此外,报告还从渗透率、次数和时长、安装量和留存率等不同维度窥视外卖行业的发展趋势。

  自去年10月以来的半年多内,外卖APP的月活跃用户(MAU)变化实际上不大,维持在3400万左右,5月份艰难地突破了4000万,环比增长了两成,其中贡献量最大的是饿了么,紧接着是百度外卖和美团外卖。

  然而,5月份各家的总量差别却在进一步缩小,饿了么仅比百度外卖多出84万,相较于两家1500万+的总数,这个差距仅相当于一天的用户数量;排名第3的美团外卖MAU总量也接近1500万,三家平台的MAU并不存在总量鸿沟。

  如果说MAU还看不出发展思路和层级,那么城市渗透率便是一个好的窗口。从北上广深到边疆小镇,三大平台都有渗透,但在各层级城市的渗透率上有所不同。百度外卖在一线城市排第一,占比将近八成,饿了么第二,约六成;二线城市的情况刚好相反;三四线城市总体布局,三家都不是很多,美团外卖在此居第一。

  当然,要想得到收益,光有订餐数量还不行,影响平台发展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订餐价格,或者说客单价。

  据Quest Mobile的统计,在使用百度外卖APP的用户中,69%的用户手机价格超过3000元,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分别以67%、61%排在其后,总体来说,百度外卖和饿了么的差距没有拉太开,这显示出高端市场的争夺已经相当激烈。相比而言,美团外卖就落后比较多,“屌丝经济”比重更大。

  拼安全 拼准时外卖转型即时消费平台

  虽说当前是三分天下,但美团外卖在大部分数据上已显颓势,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竞争将呈现双寡头局面。在都不差钱的前提下,拼的只能是食材的安全和送餐的准时率。

  安全和准时,既取决于双方对合作商家的监管能力,也取决于各自自营配送体系的效率。去年出台了“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不顾质量的野蛮式扩张之路已经被堵死。而要保证质量和速度,只能不断地从“平台轻模式”向“自营重模式”转变,因为轻模式存在长尾餐户过多、客单价偏低、送餐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积重难返。

  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想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做好重模式,则需要整个平台资源的支撑,包括地图内容、物流调度、信用评分、用户画像等,在这方面,相比于百度外卖,饿了么尚缺少类似百度这样的整体平台的支持。

  不难看出,从总量、区域对比和用户结构的差异比较,外卖市场的三分天下格局在未来很可能重组。

  另外外卖业务也有着难以掩盖的弊端:消费时段过于集中,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大量数据显示,外卖消费多集中于午饭及晚饭两个高峰期,满足高峰需求的配送队伍在其他时段将出现大量闲置。对于外卖平台而言,这些靠补贴建立的队伍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外卖O2O平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向即时消费场景拓展。在他们看来,这些新品类不仅可以增强平台黏性及吸引力,同时也将创造更多的价值。饿了么方面表示,过去一年,饿了么在平台品类以及消费场景上不断深挖用户需求,不仅扩充了果蔬生鲜、鲜花、超市便利店等品类,同时为消费提供从正餐到下午茶、夜宵等全时段的服务。覆盖130多个大中城市的百度外卖正在自建生态,打造全品类一站式服务平台。

  刘旭巍认为,外卖只是即时消费中的一个品类,O2O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三巨头间的竞争,甚至与京东到家等即时消费类O2O平台已产生直接冲突。在他看来,欲突破重围的外卖O2O平台未来会向即时消费类服务平台转型,最终实现高频带低频的商业模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