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综合报道】央行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犹如一道惊雷,将银行股按触网深度一分为二。
3月17日,除了正在停牌的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尚有14家上市银行交易,其中11家银行微涨,民生银行和农业银行微跌,中信银行大跌。
“互联网对银行业务的冲击会越来越大,这次央行暂停条码支付等对互联网金融步子迈得比较小的银行股其实偏利好,但是对步子迈得比较大的银行则是利空,尤其像中信银行。”某大型券商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3月14日,中信银行发布了拟与国内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的公告。但此前其股价已经大涨多日,从收盘价为3.64元/股的2月7日到2月28日的最高价5.58元/股,涨幅达53%,腾讯与中信的合作在市场也早有传言。上周初,不少券商研报因中信银行与阿里巴巴、腾讯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而上调目标价,如安信证券调高其目标价为7.4元/股。
3月17日,中信银行发布澄清公告称,微信联名信用卡和淘宝异度支付联名信用卡均处于测试阶段,尚未上线运行。“经过前期的大涨,中信银行的估值已经出现明显溢价,后期肯定会有回调。”上述银行业分析师判断。
益民基金的基金经理黄祥斌认为,较长一段时间以来,BAT概念所向披靡,相关公司累计涨幅非常可观,央行出台的政策无疑是对该现象泼了一盆冷水,其对这些公司估值体系将产生致命一击,预计其带来的影响还会逐步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