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兆长泰入股涪陵榨菜隐藏玄机
具有楼忠福家族背景的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持有涪陵榨菜集团322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28%,位居公司第二大股东。
国资持股逐步削弱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截止2007年4月30日,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的性质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3733.1万元。而在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公司有一次增资扩股及一次股权转让。2008年3月27日,涪陵榨菜正式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但涪陵国资在涪陵榨菜当中的持股比例却由100%下降到58%。
广厦系身影“增资+拍卖”入股
申报稿显示,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斥资8500余万元先后通过增资扩股与招拍挂的方式拿下了涪陵榨菜3200万股,进而以28%的持股比例坐拥二股东之位。
2007年11月28日,东兆长泰等12家投资者以现金方式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5.45元/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东兆长泰持有涪陵榨菜12%的股权。
2007年12月11日,涪陵区国资委将其所持有的涪陵榨菜集团23.8806%股权挂牌转让,东兆长泰以5.45元的价格取得了该部分股权的受让权。转让完成后,东兆长泰持有涪陵榨菜28%的股权。
据了解,东兆长泰正是楼忠福“广厦系”旗下一员,在广厦系的资本运作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东兆长泰的股东王瑞云系楼忠福妻子王云芳兄长,而股东郭向东则是楼忠福手下干将之一。
二股东“五年内投资5亿元”的承诺?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2008年1月17日,东兆长泰与涪陵区国资委签订《重庆市国有产权转让合同》,东兆长泰承诺,在协议生效日起五年内,若涪陵区国资委或涪陵榨菜董事会要求,则东兆长泰将以定向委托贷款等合法形式向涪陵榨菜提供累计额度不超过5亿元的中长期投资。并且,产生的费用均由东兆长泰承担且利率较同期同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优惠。
不过,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并没有对这个特别承诺做出说明。而且,东兆长泰迄今似乎还没有开始兑现当初的特别承诺。另一方面,一旦东兆长泰开始兑现特别承诺,涪陵榨菜在获得了东兆长泰5亿元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它在IPO当中披露提及的“年产4万吨榨菜食品生产线”等项目面临的2.4亿元资金缺口已迎刃而解。
涪陵榨菜IPO再现造富神话
涪陵榨菜的此番上市又是一次造富,东兆长泰的投资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各位高管所持股份的市值足以覆盖他们10年的工资收入。
二股东东兆长泰投资收益或高达429%?
申报稿显示,2007年东兆长泰增资后持有涪陵榨菜集团12%的股权,对应668.6万元的出资额,以每股5.45元计算,此次增资,东兆长泰动用资金为3644万元;而此后,东兆长泰又通过挂牌转让的方式,取得涪陵区国资委持有的涪陵榨菜集团23.8806%的股权,作价同样是5.45元,此次东兆长泰出资当在4858万元。也就是说,东兆长泰取得涪陵榨菜集团28%的股权的总成本在8500万元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测算,按照发行后的总股本1.55亿股以及全年0.54元的每股收益计算,稀释后的每股收益也将达到0.4元。结合目前食品行业加权平均36倍的市盈率,一旦登陆资本市场,涪陵榨菜集团的股价当在14元左右。
以14元发行价计算,东兆长泰所持有的3220万股,上市后的总市值将在4.5亿元左右。与其8500万元出资额相比,东兆长泰的投资收益高达429%。
发行前高管持股10% 又一次造富运动?
申报稿显示,包括董事长在内的9位高管共计持股1150万股,占发行前10%股权。其中董事长周斌全持股比例为4.8%,董秘黄正坤持股53.11万股,占比0.4618%。监事会主席向瑞玺;董事、副总经理毛翔、肖大波、赵平;总经理助理张显海、贺云川各持股84.62万股。
依照上述数据计算,上市后董事长周斌全所持股份的市值或达到7700万以上,向瑞玺、毛翔、肖大波等6人所持股份的市值也超过1000万以上。可见,涪陵榨菜的此番上市又是一次造富运动。
涪陵榨菜:竞争对手山头林立 利润率较低?
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涪陵榨菜的竞争对手山头林立。
竞争对手山头林立?
据了解,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涪陵榨菜的竞争对手山头林立。根据涪陵榨菜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榨菜生产加工企业近300家,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浙江地区,重庆市有164家,其中涪陵区102家;浙江省有80多家,其中余姚51家。
《日报》文章指出,涪陵榨菜的市场主要是广东等华南市场,在东北等其他市场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和余姚市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则占有较大份额。
此外,涪陵当地的另外一家榨菜企业——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公司的强劲对手。辣妹子集团主要生产经营“辣妹子”、“靓妹子”系列榨菜、泡菜、酱菜,据申报稿告披露,该公司榨菜年销量在1万吨。但是辣妹子的官方网站介绍,其生产能力5万吨,产值3亿元,利税3000万元。
榨菜行业销售利润率普遍较低
由于竞争激烈,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制作方便,整个榨菜行业销售利润率普遍较低,榨菜加工企业销售净利润率在5%左右,处于偏低水平。涪陵榨菜的利润率2008年是8.01%,2009年提升到9.40%,2010年1~6月利润率为11.50%。
榨菜行业的净利率不高与目标消费者定位为大众人群有密切关系。《日报》文章指出,外出务工人群是涪陵榨菜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2008年下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华南地区的出口型企业不断的倒闭和破产,流动人口开始向内陆转移进而导致涪陵榨菜2008年度榨菜销售量较2007年度下降23.60%。
在与其他榨菜公司的竞争中,强调品牌、大做广告是涪陵榨菜取胜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涪陵榨菜的三项费用中,主要为销售费用,最近三年销售费用占费用总额的比例平均为75.72%,主要是用于广告费、促销费、品牌宣传费。显然,这一招并不是涪陵榨菜的独门绝招,一旦其他榨菜企业也大把投入重金砸广告,涪陵榨菜的市场占有将迎来重大冲击。
涪陵榨菜重要风险因素提示
除过上述风险因素之外,生产榨菜的主要原料青菜头、头盐、二盐、盐菜块的价格波动较大,今年上半年上述原料的价格涨幅基本在50%以上。
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大
申报稿显示,榨菜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为青菜头及其粗加工产品,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平均比例为39.28%。而生产榨菜的主要原料青菜头、头盐、二盐、盐菜块的价格波动较大,今年上半年上述原料的价格涨幅基本在50%以上,其中青菜头价格涨幅接近70%;头盐价格上涨83.35%;二盐价格上涨55.83%;盐菜块价格上涨41.24%。虽然公司采取了上调榨菜产品价格等应对措施,但是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变动,仍将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而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财产抵押风险
申报稿显示,截止2010年6月30日,发行人部分厂房、设备已抵押或用于反担保,抵押和反担保的固定资产净额20,561.90万元,占发行人固定资产净额的70.89%;用于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675.41万元,占发行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67.29%。如果相应借款到期无法偿还,抵押或反担保资产被处置,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