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二代中亦是普遍的心结。“在接力中国会员中,这样的现象也很普遍——孩子们在幼小时,一代企业家事业繁忙,几乎很难陪伴左右。长大了,由于性格或者文化的原因两代之间深度交流的机会也有限。”《接力中国》 一名编辑如此说道。
作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海归博士,中国软件行业第一波发展浪潮的元老人物,当年最年轻的大学教授,刘积仁在学业最辉煌的时候下海创业。在那个“教授下海”还被看作不务正业的年代,这位学者型企业家经过 20 年,把一个只有 3 个人、3 台电脑、3 万元的小公司办成如今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软件企业。
对于父亲的成就,刘畅心里对父亲一直很崇敬。他知道自己身上还欠缺很多。“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宏观,有执行力有战略性的商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他很有远见,也懂随机应变。思虑周详和机敏果敢使得他从创业伊始至今几乎从未出错。”刘畅深知自己现在还要脚踏实地,把每一件单一的事情做到最好,然后再逐渐统筹全局。
外界对富二代的大肆渲染,刘畅觉得有些夸张。“不要把二代想象得过于一帆风顺,媒体和公众把二代这样一个群体想得的太表象了。从我在国外上学时起,身边的朋友大多都很低调踏实。大家都有良好严谨的家教,没有人过分张扬。现在创业了,很多具体的事,也是自己实践了,失败了,再实践,再完善,一点点做出来的。”
从年轻时的叛逆,到一步一步创业,到现在终于开始有机会接触自己喜欢的新领域,在刘畅看来,每一次与众不同的转身都是之前很多个努力的结果。“我现在比以前更明白努力的真谛,也要求自己做到不辜负自己的机会。”
刘畅身上有着和父亲一样的低调,谦逊。终有一天,这个总是笼罩在父亲光环中的年轻人,也会在自己的天地里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耀。对于严父刘积仁,刘畅表示深深感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感激他为我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