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卢洪波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手机行业的一些情况。凭着商人的直觉,他认为,手机这个理论上每个人都有需求的行业,机会大得惊人。目前的混乱状况,也许只不过是参与者的市场定位有问题,而不是行业有问题。于是他南下深圳,在国产手机和“山寨机”的大本营深圳华强北考察,发现国内居然有3000多家从事手机行业的企业,这更进一步印证了他对于国产手机行业的判断。
“商学院的老师们都说,一般只要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最后存活的企业家数不会超过5家。”“中国居然有3000家搞手机,虽然有些亏损,但大多数都能存活,这是不对的。行业还有整合和冲杀的空间。”卢洪波说。
卢洪波的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一种是平价规模化的生意;另一种是高价小众化的生意。其余的要么是游离在两者间,要么是两者都不讨好的。在手机行业,除了苹果,在高价小众化的智能手机领域一股独大外,其他的手机生意,尤其是中国企业能做好的,就应该是前一种物美价廉的平价手机。
目前,国内手机行业的销售模式,大多仍采用代理制:从厂家出来,经过全国总代理、地区总代理、省代理、市代理、卖场等五六道经销商体系层层加价,最终,一台手机到达消费者手里的零售价,比出厂价翻了3倍。
卢洪波在南京的家,有两个邻居,一位是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另一位是宏图三胞董事长袁亚非。张近东以低价家电的策略,做成了中国家电连锁老大,“去年总销售额755亿,利润超过40亿”;袁亚非也以平价电脑的策略,做成了中国电脑卖场中的佼佼者。卢洪波相信,如果能以平价手机的策略入市,一定能在手机行业搞成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