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有没有房地产泡沫?应如何判断?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轮长期的房地产热潮,房价飙升三倍,房地产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引擎之一。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担忧和争论已持续多年,但要想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前判断泡沫是否存在绝非易事。有几个重要指标值得关注,包括房价、房地产相关杠杆及房地产建设规模等,而这些指标传达的信息则参差不一。
房价快速上升、目前居高不下,但除一线城市外的其他城市平均房价收入比已逐步下降。通常,房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快速上涨可能是出现房地产泡沫的预警信号之一。
但就中国而言,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通常超过了平均房价涨幅,使得平均房价收入比逐步下降。当然,官方的房价和居民收入数据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不过,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仍然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平均在4-6年),且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从2000年的10年左右升至2016年的近17年。
房地产泡沫的另一个指标是租金回报率低迷且持续下降;目前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不断下降,且已跌破2%。除一线城市外,房价上涨速度并没有那么快,但租房市场规模较小,租金收益率也很低。
近期房地产杠杆率攀升,但未至危险水平。历史经验显示,房地产泡沫几乎总是伴随着信贷的大规模扩张。就中国而言,过去十几年房贷增速一直高于整体银行贷款增速、且在2015-2016年明显提速。目前房贷占存量银行贷款的18.4%、占非金融部门信贷规模的9.5%。
不过,2016年城镇居民杠杆(消费贷款)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仅70%,与美国(105%)、日本(111%)和德国(92%)等经济体相比仍不算高。另外,虽然2016年房地产销售的边际房贷价值比飙升,但我们估算的存量房贷价值比不到30%,但仍低于很多发达市场。房贷再融资非常少见,住宅权益贷款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