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蒂亚•纳德拉(资料图)
记者迈克尔•金斯利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他说,政客的失态就是“说了实话——而且是一些不该说的大实话。”这句话现在可以套在微软(Microsoft)新任CEO萨蒂亚•纳德拉的头上了。如今的人们难得从公众人物口中听到一句大实话,但纳德拉在回答问题时“不走寻常路”地坦率和真诚颇有些特立独行。
比如在上周二晚上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当被问到微软为什么选择在iPad上发布全触屏版的微软Office软件而不是选择自家的Surface平板时,纳德拉坦率地承认:“我们想确保把全触屏版的Office软件发布在市场份额最大的平台上。”
这句话之所以让人惊讶,只是因为它代表微软终于不再沉醉于过去的辉煌。微软当然需要把自家软件放在iPad上,毕竟iPad在平板电脑市场上的领军地位无人可及。实际上,令人费解的是,微软为什么花了这么多时间才想明白这个问题。亚马逊(Amazon)早就明白了把Kindle应用放在iPad上的重要性。另外早在几年以前,苹果(Apple)就明白了发布一款兼容微软Windows系统的iTunes有多重要。虽然iTunes是专门为Mac系统开发的,但Mac电脑的份额还是远远比不上安装Windows系统的电脑,因此苹果选择了“跟着用户走”的战略。
纳德拉并不是要放弃微软的自家设备。他表示,微软的软件需要在所有设备上都能工作,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的设备。不过他也说:“我们希望的是我们的软件有人用。”
纳德拉在其它一些领域的问题上也说过一些实话。在这场于加州派洛斯福德庄举办的行业会议上,经验丰富的记者沃特•莫斯伯格和卡拉•斯威舍轮番发问,从纳德拉口中榨出了不少“干货”。纳德拉表示,微软之所以生产硬件设备是为了建立需求,而不是因为它想当一个设备制造商。他的用词也非常有意思:“软件是最有可塑性的资源,为了参与到‘打猎’中,你就需要制造硬件。需要全力参与进去。”他也丝毫没有掩饰微软及其合作厂商相对于苹果的失败。他指出:“PC生态系统需要新的创新。”他认为微软需要创造出“下一个新产品。”这是个很高的要求,不过算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不过纳德拉没有透露微软下一步有哪些战略举措。但他为微软在搜索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最近完成的收购诺基亚(Nokia)的案子做了辩解。他把搜索称为一项“核心技术”,把收购诺基亚称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也就是通过收购一个大型设备厂商,在移动软件领域建立一个立足点。另外他还公布了一款叫做“Skype翻译”的产品。两个不同国家的用户通过Skype服务互相用母语打电话时,他们的对话会自动经过电脑翻译向对方大声念出来。(现场展示用的是英语和德语。)
纳德拉的个人风格可以说与他的前任史蒂夫•鲍尔默截然相反。纳德拉在会上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的三个孩子有两个患有残疾,其中一个患有四肢瘫痪。纳德拉表示,他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纳德拉小时候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亲是位经济学家,母亲是文学教授,但是他们并没有强迫纳德纳必须获得什么学业上或职业上的成就,这一点也和同时代的许多印裔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截然不同。
虽然纳德拉爱说实话,但有时也难免说出一些企业高管惯用的陈词滥调,甚至是违心的话。比如当问到如何看待微软最新版的Surface平板时,他称其为一款“有希望”的产品,一般人们都用这个词来描述一款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产品。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谷歌的优势和劣势时,纳德拉也像其他CEO一样打起了官腔:“我不了解谷歌的优势和劣势,因为我不去考虑这个问题。”这一点很难让人相信,甚至让人感觉他是在撒谎。不过,毕竟人无完人。
谷歌(Google)共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上台接受采访时,对谷歌的优势和劣势也没有讲太多。布林解释了自己在谷歌公司的角色——既是董事会成员,又是CEO拉里•佩奇的哥们儿,同时也是谷歌最神秘的部门——Google X实验室的负责人。Google X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研发团体,主要负责研发像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和能为地面覆盖无线网络信号的高空气球等“高大上”的前沿项目。他由衷说,自己很高兴能把管理这样一家大公司的所有麻烦事都丢给拉里•佩奇。
对布林的访谈虽然主要围绕着自动驾驶汽车,不过也有一些闲聊的意味,布林在漫谈中不时抛出一些有意思的猛料。比如谷歌X确切地说有8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布林讨论了其中的四个项目。不过他表示,在现有的某个项目“毕业”之前,暂时不会上马新项目了。他还表示,谷歌目前有一支“接近1000人”的团队专门在搞网络安全问题。另外他还说,谷歌计划制造100到200辆无人驾驶汽车,而且目前谷歌正在与底特律、加州和德国的一些厂商展开合作。他坦率地说,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问题”还是留到将来的某一天再来讨论为好,这是一种“谷歌式”的官腔,但总体上还是可以相信的。
布林在采访中还戴了一会儿谷歌眼镜。对于这款产品的争议,也就是有媒体称只有那些“技术宅”才会在公共场合戴这样一款电脑眼镜的说法,布林表示很不以为然。不过谷歌显然知道这款眼镜是一款有争议的产品。比如有一名观众就提问道,谷歌眼镜是否能加入面部识别功能,帮助用户确认眼前的人的身份——这个功能对于这样一次很多人参加的大会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功能。布林说:“我们要求眼镜加工厂商不要在眼镜中加入面部识别功能。现在社会就这个问题还没形成统一的意见。”
这个晚上就这样以更多的实话结束了。它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