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山东金融改革:中国地方金改“试金石”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时间:2013-12-10 12:05:21

  “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改革试验的‘窗口’,两者的要求和定位有很大不同。”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他说,国务院明确要求,前海的定位是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上海则是到2020年建设成为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据介绍,义乌的金融改革包括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贸易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外汇管理机制、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促进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七方面的内容。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这些都是局部的改革。“局部只是市场短期的利好因素,下一阶段改革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统一考虑制度、市场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金融改革涉及多方面内容,要素、组织、监管等缺一不可,具体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加强金融监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显示出清晰而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受访人士认为,按照这一金融改革路径,未来三年中国金融领域改革将“好戏连台”。

  实际上,中国全面性的金融改革步伐已在各项政策中悄然加速。今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货币存量。9月6日,中国时隔18年重启国债期货交易。央行行长周小川在9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10月8日,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将开始实施,提高企业并购重组效率。

  “事实上,从过去几个月的金融改革看,改革加快推进已经按照这一思路展开。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改革有可能会继续提速。”匡贤明说。

  市场化仍将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脉络。今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下一步要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明确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预期。

  未来中国金融改革依靠什么?李克强总理在论坛上提到:求得出一招能够影响全局乃至满盘皆活的效果。匡贤明认为,“这一招”是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包括金融在内的市场化改革,其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金融领域的改革也是处理好金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放权给市场,一招推进,满盘皆活。贷款利率市场化,实质就是放开了政府对资金价格的管制。”匡贤明说。

  谭雅玲则提醒,金融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十八大以来出台的金融改革部分相关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提速明显,市场化脉络日渐清晰。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等等。

  2013年5月初,国务院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操作方案的设想后,“资本项下”放开搞活、有序管理成为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实质性加快。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倾斜、助推消费升级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政策措施。

  7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引领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

  7月19日,央行宣布,将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这是继去年年中我国宣布放宽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此举对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盘活货币存量意义重大。

  9月6日,时隔18年后我国重启国债期货交易,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成为加速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其中,试验区内有关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的安排,备受市场关注。

  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进一步夯实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公布,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作者: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