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老师前来购车,我陪同试驾完毕后回来居然都没有位子坐,只能站在展厅交流。”谈及今年6月18日的大型店内团购会,珠光汽车大众品牌总经理罗杰宏感触颇深。他坦言,6月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销售旺季,但今年珠海大部分汽车经销商不约而同地选择6月举行大型团购活动,成功吸引了不少潜在消费群体,掀起上半年的又一个购车小高潮。
罗杰宏的直观感受在市统计局关于汽车类消费的统计数据中得到了印证。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汽车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0.66亿元,同比增长5.2%。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明显,但与今年1-4月同比增长1.9%。和1-5月同比增长2.8%相比较,6月份汽车类消费出现明显回升。
汽车类消费是我市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市商务局市场建设科科长吴兢伟介绍说,2016年以来,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但大宗商品仍处于低位增长,我市消费品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消费需求略显不足。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全市总体呈现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消费增速趋于平缓上升的态势。
概况
批发业和零售业占主导地位
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5.4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排第六位,比1-5月加快0.4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增速趋于平缓。
在构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四个行业当中,批发业和零售业占据主导位置。上半年,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113.51亿元,同比增长13.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334.26亿元,同比增长9.4%。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合计447.77亿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88.6%,主导地位十分明显。
“虽然批发零售业受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影响,但企业为保生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大众消费需求,保证了企业的增长。”市统计局副局长华吉波介绍说。
与批发零售业相比,住宿餐饮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力量较为薄弱,营业额合计57.66亿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4%。其中全市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16.1%,而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营业额占限上住宿业营业额的63.8%,可谓强势拉动住宿业增长。
分区域看,二季度全市三大行政区的消费品市场均呈现良好增长。在零售额总量方面,香洲区以422.06亿元占据主体位置,占零售总额的83.5%,斗门区和金湾区的零售额分别为59.87亿元和23.50亿元,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依次是10.4%、12.1%和10.2%。
特点
消费结构升级态势十分明显
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基本生活用品消费情况良好,都能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限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06亿元,同比增长21.9%。在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的11类主要商品中,增速排名第一。此外,限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0.17亿元,同比增长20.5%;限上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3.04亿元,同比增长12.0%。以上三类商品分别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9.1%、7.6%和2.2%。
随着4G网络进一步普及,时尚休闲用品需求提升,上半年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市实现通讯器材类、化妆品和书报杂志类零售额2.40亿元、0.53亿元和0.58亿元,分别增长21.8%、20.3%和11.5%。同时,当前健康医疗理念意识得到充分重视,对药品、家用医疗仪器、保健品等商品需求扩大,二季度,我市实现中西药品类零售额2.77亿元,增长18.0%。虽然这几类商品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不算高,但增速均远高于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受汽车消费需求回落及我市汽车上牌条件收紧的影响,我市年初的汽车零售业未能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1-6月实现零售额为50.66亿元,同比增长5.2%,但是6月份,汽车类消费出现明显回升。据了解,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38.3%,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31.9%,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