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消费真相>

北京近期97.73%蘑菇抽检合格

来源:京报网 时间:2010-12-06 11:32:33
一名小学生最近用16种食用菌样品做实验,结果发现九成新鲜蘑菇都受到了荧光增白剂的污染,此事受到市民关注。昨天下午,市食品办公布的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给市民吃了颗“放心丸”。检测结果显示,近期本市抽检的蘑菇合格率为97.73%,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

  据介绍,市食品办近日组织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检测。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区的13家超市、市场共抽取132个样本,抽样地点包括锦绣大地、新发地、岳各庄、八里桥、大洋路、水屯等批发市场,以及首联、京客隆、物美、美廉美、超市发、家乐福、乐天等商场超市。

  市食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以来,北京市工商局共对北京市场上321个食用菌样本开展了荧光增白物质的检测,整体合格率为99.07%。

  “我们全部抽检都是按照国家法定程序和相关标准来进行的。”记者了解到,近期针对蘑菇的专项抽检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承担,检测方法为《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NY/T 1257—2006)。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副主任张卫民告诉记者,从检出情况看,3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装上均检出荧光物质。这样看来,“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据了解,近期对蘑菇的抽检包含品类非常齐全,包括鲜食用菌46个样本,干制食用菌74个样本,食用菌罐头12个样本,香菇、滑子菇、金针菇,茶树菇、鸡腿菇、平菇等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几乎都在抽检之列。不合格的3个样本分别取自新发地、水屯和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既没有商标,也没有标称生产企业,都是散装产品。

  市食品办同时表示,对本次检测检出不合格样本的经营者,已责成工商部门对同批次产品依据相关程序下架退市,并立案查处。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