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消费真相>

国产手机败退真相:把握消费需求成短板(2)

来源:互联网周刊 时间:2008-03-03 22:25:35

  但是,对于正规的国内手机企业来说,市场份额方面的危机无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下降的源头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竞争还是黑手机的作祟。波导、夏新等国内企业也正在寻找提升市场份额的办法。在夏新内部,李晓忠强调,5%是一条生死线,现在夏新的份额的确在5%左右徘徊。

  国产手机提升份额的空间在哪里?万明坚的选择是要争取先干掉黑手机。“包括国虹在内的国产手机,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先做低价格、高性价比的通路产品,把黑手机PK掉,然后回过头和洋品牌争夺一线市场。”

  但是,徐立华的策略恰恰相反:正规手机不可能偷税逃税,另外黑手机没有售后服务的负担,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投入不多,在成本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波导主动避开黑手机,将自己的渠道向运营商和大卖场、连锁卖场转移。

  根据赛诺的统计,2006年中国移动营业厅共捆绑销售手机1448万部,几乎是去年的3倍。在全部市场销量当中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6.4%上升到13%,成为代理商渠道和直供渠道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

  此前的定制手机基本上被跨国公司所垄断,而现在国内手机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徐立华2006年里很多时间都在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总部以及各个省公司沟通,将运营商定制作为了他的一个工作重点。

作者:明淑亮  责任编辑:admi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