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备受关注的王老吉“被改名案”以王老吉的胜诉告终。面对一审判决,加多宝将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广告语并面临1000万元赔偿。随后加多宝表示无法接受法院宣判结果并提起上诉。该案二审于7月17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王老吉方表示要保证市场良性竞争,就要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此案也成为王老吉再一次通过法律手段力挺正义的维权案件。
从2012年6月份开始,加多宝“红罐王老吉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了”、“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诸多广告全面上线,“改名”信息铺满大街小巷。此举让众多消费者产生了严重的混淆与误认,以为王老吉品牌不复存在。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对该广告的认知已经形成,加多宝无疑通过搭“王老吉”品牌便车迅速提升了知名度;而王老吉这个中国凉茶行业老字号的品牌资产也随之被转移。面对消费者对王老吉的严重误解以及“王老吉”品牌商誉严重受损,王老吉的维权之路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2013年12月2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王老吉“被改名”案做出公开宣判,判定加多宝推出的“改名”广告为虚假广告,构成不正当竞争。至此,为期近一年的王老吉“被改名”案继“诉中禁令”后,有了初步结果。法院判决被告加多宝立即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广告语,并赔偿王老吉经济损失及合理的维权费用1081万元,在主流媒体进行公开赔礼道歉。
然而,虚假广告对王老吉造成的伤害已成事实,且难以挽回。在去年一审宣判之后,王老吉代理律师曾表示:“虽然我们一审胜诉,但我们在一审诉状中总共针对加多宝所做的六条虚假广告,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法院只支持了其中的两条,同时法院只判定加多宝在广州日报、人民网道歉,显然无法消除加多宝长期连续的虚假宣传对王老吉商誉造成的损害。”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两年间,加多宝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诉讼,连篇累牍的媒体广告,不仅给自己争取了时间进行品牌转换过渡,也在消费者头脑中混淆了是非界限,这些行为更是碰触了法律的底线。而王老吉品牌因此遭受的损害,更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和弥补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品牌间的竞争必不可少,但以欺骗公众为手段,违背道德与公义的竞争我们要坚决抵制。诚信经营,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需要企业的自律,也需要法律的维护。对于百年老字号,更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才能使民族品牌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