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银行体系自金融危机以来,在强监管和弱实体的双重影响下,盈利能力越发羸弱。而德意志银行作为欧盟的支柱性银行首当其冲成为了市场攻击的靶心。2015年下半年至今,德银深陷亏损泥沼,股价接连急跌,近期美国司法部对德意志银行违规金融活动做出的140亿罚单更使其雪上加霜。这家欧洲第一大行的命运正牵动各方神经,德银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雷曼?谁又会向其伸出援手?
祸不单行
2015年,市场对德银盈利能力的忧虑开始升温。去年一季度,德银盈利不佳,高层巨震,两个CEO离职,随后公布的二季度盈利7.96亿欧元也不如人意。10月,德银财报显示三季度意外亏损62亿欧元,宣布两年内将不向股东分红,意在改善资本和收益水平。
2016年1月,德银在财报中称2015全年巨亏68亿欧元,四季度投行业务税前亏损11.5亿欧元。4月,该行发布一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锐减逾60%,最大收入来源——债务交易交易减少近三成。
5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德银长期存款评级由A2下调至A3,交易对手风险从A2下调至A3,高级无担保债券评级由BAa1下调至Baa2,评级展望稳定。后者Baa2的最新评级比垃圾级仅高出两级。
6月更是多事之秋,在英国退欧公投期间,索罗斯下注1亿欧元做空700万股德意志银行流通股,其空头头寸在德意志银行所有流通股中的占比一度达到0.51%。短短两个交易日后,德银股价累计下滑22%,创历史新低。当月,美联储在年度压力测试中评价德银“资本规划过程极为羸弱,许多领域仍有严重缺陷”。此外,IMF在《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报告中警告称德银是全球系统性风险最大贡献者。
7月,欧洲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尽管德银表现较前两年有所改善,但测试结果显示,在负面冲击下,该行与德商的CET1率均低于受测欧元区银行平均水平。当月底,德银发布二季度财报,净利润1800万欧元,同比暴跌98%,营收同比下滑20%。CEO称未来将减少3000个工作岗位并关闭德国以外逾30个分支。8月1日,欧洲最大指数供应商斯托克有限公司(STOXX Ltd.)宣布当月将德银从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中剔除。
9月,德银收到美国司法部开出的140亿美元的天价和解罚单,德银表示,已开始与美国司法部进行谈判,以解决其在2005~2007年间发行并承销RMBS业务所产生的民事索赔问题。改行在声明中称,无意按照140亿美元左右的代价进行和解。这次美国司法部开出的和解金是德银约61亿美元法务拨备的两倍多,此外,德银还背负外汇操纵、金银市场操纵和帮助俄罗斯客户非法转移百亿美元等多项涉嫌违法操作的指控。
消息纷杂
据华尔街见闻测算,对于已经面临负利率、严格监管和股价重挫的德银而言,如数缴纳140亿美元,其一级资本充足率会降至8.8%,距监管底线10%的缺口高达47亿欧元。若要达到2018年12.5%的资本充足率目标,其资金缺口更高达146亿欧元。《华尔街日报》透露,德银律师建议,20-30亿美元是与司法部达成和解的一个合理价格。
近来有关德银和解的消息一波三折。9月30日,媒体爆出德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约54亿美元的和解,远低于美方此前开出的140亿美元,当日德银美股暴涨14%。但本月3日媒体又称德银与美国司法部尚未接近和解,表明54亿美元和解金只是传言,德银CDS价格当日创新高。
10月6日,德国《商报》消息称,几家德国国内上市大公司的CEO就德银当前的形势进行讨论,甚至准备如有需要将通过购入德银股票为该行注资,目前协商的注资金额约有数十亿欧元。当天彭博又获悉一些顶级华尔街投行与德银磋商增资等方法,包括售股和处置资产,投行提出可帮助承销股票,以此融资约50亿欧元。这是德银无需股东批准可折价售股的最高融资额。同时,《金融时报》获悉,德银正准备将近年来表现最好的资管业务公开上市,以补充资本金,目前尚未就资管子公司少数股权的潜在上市做出最后决定,但上市不可能在2017年上半年前进行。
7日,路透得到消息,来自卡塔尔的德银最大股东并无计划减持德银股份。如果德银集资成功的话,卡塔尔股东甚至有计划考虑增持。彭博消息源称,卡塔尔计划增持德银股份至25%。
尽管路透的消息称,卡塔尔不可能将对德意志银行的持股比例调高至25%,卡塔尔并无减持德银股票的计划,德银美股当天仍得到提振,盘中一度涨3%,收涨约0.8%。
随后,默克尔拒绝对德银伸出援手,德银也表示不需要政府救助,德银股价跌跌不休,目前市值相当于民生银行的1/3、恒生银行的1/2,甚至不及总部位于吉隆坡的马来亚银行。
14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德意志银行正在全公司范围内冻结招聘。该公司希望能够进一步削减开支,以提升投资者信心。知情人士称,冻结招聘的范围包含除合规等风险控制部门以外的所有部门。截止10月14日,德银股价在德国股市下跌2.91%;在美国股市下跌1.76%。
前途未卜
消息的繁多从另一个侧面凸显这场危机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德意志银行风险事件后续发展需密切观察。业内人士称,欧洲持续低迷的经济及负利率政策无法支撑庞大的金融机构,德银表现糟糕的盈利能力将可能与它的风险系数互相促进积累,恶性循环。兴业证券认为,虽然当前德意志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24%远高于其他欧洲银行的112%,但是除了之前有传言关于部分机构转移在德意志银行的资产以外,若恐慌情绪继续蔓延至一般零售储户,那么由此产生的挤兑风险将十分巨大。“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零售储户忠诚度和粘性较强,再加上欧洲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给予德意志银行一定的保险缓冲空间,而当初倒闭的雷曼银行也正是没有零售储蓄业务的资金补充才迅速倒闭。另外,德意志银行几乎是欧洲所有银行的交易对手,若真的出现大危机,德国政府并不一定能真如当前所言坐视不理。”
德银问题还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如果德国政府救助德银,这将会使得该国对银行业改革的整体立场变得虚伪。媒体评论称,2008年类型的救助可能是“政治炸弹”。对于意大利想要注资僵尸银行,德国采取了强硬的立场。如果德银以这样的形式被救助,那么欧洲欧洲银行复苏与处置指令(European Bank Resolution and Recovery Directive ,EBRRD)将是一潭死水。
那么,德银出路究竟在何方?“对于德银,只有两条可能的路径:一方面,德银可以选择独立运营,剥离资产直至获得盈利,尽管无法保证其能幸存下来” FTAlphaville分析认为,“另一方面,德银可以成为由国家支持的欧元区银行业卡特尔的创始成员。正因为德银比雷曼要大得多,与全球银行业的联系更紧密,要救助它的政治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华尔街见闻也评论称,德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理论上的使命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但作为欧元区第一大行,身上还背负了稳定欧洲金融体系稳定,实现欧盟一体化的政治重任。
(综合华尔街见闻、彭博、路透、兴业证券、中信建投等媒体报道和机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