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梦的立足点是品牌的振兴,这一块正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个洼地。振兴老字号要有一个很顺畅的投行思维,有一个顺畅的切入点,精准切入,能够对症下药。”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金融服务促进中心主任殷浩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殷浩经过大量调研后发现,目前老字号企业三方面的问题突出:一是与西方老字号“家族传承模式”截然不同的是——建国之初,“公私合营”改造后,中华老字号的品牌都沉淀在国企,改革开放后,历经企业改制、重组,这些老字号几易其主,但多半还是“国有“身份,少有回归至原有传承体系,从人性角度出发、从历史沿革上分析,这些老字号已经传承失序。如果苛求用情怀和匠心投入到这些“被托管”、“被续命”的僵尸老字号,既缺乏逻辑性,又缺乏内在驱动力。体制问题造成了中华老字号激活受阻;二是基于老字号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内核、历史积淀等无形资产,传统的银行融资渠道受阻。若无天使投、PE这些直接融资通道,“振兴中华老字号”的课题只会沦为空谈;三是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不足。
谈到如何振兴中华老字号时,殷浩表示,真正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没有什么特殊,只是有更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的沉淀。站在投行的眼光来看,它其实也是一个具像产品的显现,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市场上其他企业比较类似。传统老字号常见的问题是法人治理结构混乱、资金链匮乏等问题,所以,真的去切入这个工作的话要前期达成一个共识:用市场规律和资本眼光切入,全面贯彻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不加杠杆,不吹泡沫,不要过分的宣传推广。
如何才能做到精准切入呢?
“我认为,振兴中华老字号要重点关注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及成长性的老字号企业和产品,要聚焦到大健康(爱基,净值,资讯)、中医药、生态农业等主题。以中华老字号的中草药产业作为振兴老字号的切入点和第一站。要有一个很顺畅的投行思维,有一个顺畅的切入点,精准切入,我认为是中草药,因为中草药是天然的老字号。”殷浩继续表示,遴选的标准有三:一是排除既有的一线品牌;二是法人治理结构要相对简单;三是企业要存在一些问题,而企业自身又无法摆脱,需要通过私募机构的努力,对症下药且能真实治愈,还能模式复制,起到示范效应。
殷浩表示,目前有些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旗下拥有不少老字号品牌,但很遗憾成为僵尸品牌。“用投行思维来考虑,由于国有企业有比较复杂的所有制,想激活这些老字号需要把几个干净的品牌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品牌运营公司,让其债权债务干干净净,如此这般投行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估值,再做后期的孵化培育。”殷浩进一步建议,可以联合相关已经上市或挂牌新三板的一些中医药企业,令其将持有的中医药某些品牌拿出来,与私募资本形成一股合力去激活老字号。当然,期间需要政策的推动,保证相关公司拿出来产品能干干净净,从而单独成立干净的品牌运转公司。
殷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振兴老字号的股权投资联盟可以扩大到整个的资本联盟。
“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三板已分层,再往下走还有新四板,包括民间信贷,可完成老字号贷款,可以质押其无形资产,民间还有小额贷款、社会个人投资、财务投资、互联网金融等均可参与进来。”他继续说到,“建立一个投资联盟、资本联盟,第一站可选择没有政策风险的中草药,找准一个切口精准切入,也就是将某些中草药老字号产品干干净净地剥离成一个固化的资产包,成立品牌管理公司后再做定增,完成引入资本激活老字号。”
在专访即将结束时,殷浩特别强调,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金融服务促进中心已在全国范围内"淘"出70多个僵尸老字号品牌,这些老字号可作激活"试水",建议实力投行、机构有序引导这些老字号注入干净的品牌管理公司。在确保新的老字号持牌人没有任何负债、或有负债及诉讼未终结的前提下,和天使投资人对接,毕竟这些老字号是无形资产,也是很多天使投资人感兴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