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人社部: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不是并轨 不拉平待遇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4-07-28 18:39:29

    【推荐阅读】

    连环话第十一期:养老金的“三六九等”

    中部某市官员:只要公务员养老金并轨 我立马辞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25日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等焦点问题答问。

    关键词.提前退休:事业单位目前并未发生“退休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由于条例事关全国111万事业单位、3153万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等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处于改革“临界点”的人们,更加关心这些问题,近日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的消息传出。

    李忠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临近退休的人员,咨询了解相关政策情况,是对自身权益关切的正常反映。 ”

    李忠表示,据他掌握的信息,目前并未发生“提前退休潮”。人社部将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关键词.养老改革:非“制度合并”也非“拉平待遇”

    针对社会上“养老并轨”的说法,李忠说,中央标准的提法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说这个制度并到那个制度里面。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从制度上实现公平,在规则上实现公平,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

    他说,每项改革都有一个妥善处理历史、现实和未来关系的问题,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没有实际缴费的年限,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处理,改革总体运行是平稳的。这一做法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据新华社电

    专家解读

    补缴养老保险会计算出不同标准

    辽宁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罗元文教授表示,“视同缴费年限”是当年我国在处理企业养老保险时的一种提法,对于按照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作时间可又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员,采取视同缴费的方式来处理,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这部分人的养老保险补缴费用,以减轻个人负担。当时全国企业中有视同缴费年限这种情况的职工很多,与事业单位相比,比例较大,如果当时都可以平稳过渡,那么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也可采取同样的方式,也是十分可取的。但这部分补缴肯定要按照现有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等条件计算出不同的标准,执行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并设置一个时间点,从这个时间点之后的,就要求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己开始按月缴纳养老保险。

    追问

    退休金会不会“缩水”?

    “提前退休”呼声高企,最大的担忧是收入和养老金可能出现大幅下滑。目前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工资的80%―90%,企业只有50%左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数据显示,2013年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约为3400元,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有1900元。两者间的巨大落差让很多人“心里没底”。“到底怎么改,谁都不清楚。 ”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表示,政府应该要做好信息发布,“关键问题要对改革对象说清楚,以防过度解读、猜测和谣传。 ”

    改革如何保障公平?

    目前,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群体的养老金存在不小的差距。2013年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约为4000元,而事业单位约为3400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在欧美国家,教育、医疗、科技等公共服务行业的收入和保障水平要比一般公务行政人员高,我国却出现了倒挂。“被改革对象当先锋,改革设计者本身却停滞,难免有意见和质疑。 ”

    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认为,应当同步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才会消除不公质疑。“面对改革,公务员不能搞特殊化。 ”

    改革谁来“买单”?

    有研究测算,如果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补缴,涉及总量将达数万亿。这么大一笔钱,谁来买单?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还是事业单位及个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说,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重要公共服务,要防止这些机构因为承担大量养老金支出而推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如果改革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加剧‘上学贵’‘看病贵’,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据新华社电

    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列在2014年重点工作里

    4月中旬媒体报道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需要像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的原则已经确定”

    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以下是李忠答记者问实录:

    新华社记者:我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最低工资的,在经济增速下滑,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之下,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是否会影响目前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第二,关于养老金并轨改革,不知道怎样看待近期因为养老金并轨改革而出现的部分事业单位提前退休的情况?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大方向和时间表是什么?需要补交的社保的这笔款项谁来承担?谢谢。

    李忠:第二个问题,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并没有发生所谓的“退休潮”,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临近退休的人员,咨询了解相关政策情况,是对自身权益关切的正常反映,并没有形成所谓“退休潮”。我们将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这方面的政策解读,回应社会的关切。

    李忠:至于说到并轨的事,前一阵社会上热议也比较多,这个说法也比较流行。但是这个概念,中央标准的提法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说这个制度并到那个制度里面。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从制度上实现公平,在规则上实现公平,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在这个词上用“改革”可能比“并轨”更准确一些。每项改革都有一个妥善处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问题,你刚才谈到的补缴的问题,我想是这样,我们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没有实际缴费的年限,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处理,改革总体运行是平稳的。这个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小米手环的“价格屠刀”能否奏效?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