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局运输处副处长蔡克林:“咱们节日春节运输的时候,铁道部实行南客北货,今年的矛盾为什么这么突出呢?尤其南方的冰冻雪害的影响,使铁道部这个战略没有得以实施,造成空车整个在东北的周转量非常少,所以产生一些积压。”
因此,即使南方销区的大米价格上涨了,但扣去同样上涨的运输成本,黑龙江的大米价格还是维持低位,再加上大量的大米又在黑龙江积压,再好的大米也卖不上价,而农民的稻谷也不可能卖不上价钱。
记者:“如果市场上价格米价还上不去的话,你们也不可能给农民一个高价?”
于德春:“那不可能,要给了我们拿什么给,我们这么大一个企业,我们就是把家底都赔出去,也赔不了那么多,我们这点家底够什么,根本都不够赔的,那确实给不了。”
低迷的市场价格已经使一部分农民放弃了种植水稻,王杰芳就告诉记者,尽管2008年的最低收购价已经提高到了8毛2分钱,但他仍然不知道今年的农资价格会涨成什么样,他们村里好多人都把水田改成了旱田。
而在856农场,一些农民由于种水稻不挣钱,纷纷离开农场,使得农场不得不将土地重新转租,856农场第九管理区主任周耀亮告诉记者,他们区里都有上万亩的土地需要转租,占到了总面积的1/4。
856农场第九管理区主任周耀亮:“重新发包的大概在25%面积,就说这部分就25%的面积就离开土地了,对这个种田这块效益比较低,这连续两年效益比较低以后,就转入别的行业了。”
今年在856农场甚至出现了弃耕的现象,这让856农场副总经理郑日亭很吃惊。
记者:“这几年丰收年弃耕这种现象正常吗?”
郑日亭:“不正常,但是从今年比,08年比07年要多一些。”
记者:“他是预示着什么?”
郑日亭:“预示着这个种粮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了。”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矫江通过调查发现,2008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将很难超过2007年。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矫江:“随着种粮人的积极性降低和水稻面积的减少,2008年的产量肯定减少。”半小时观察:粮价上涨为何农民还受伤?
虽然东北的粮食问题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是它反映出了目前我们粮食问题的严峻,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粮食安全,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如果不尽快破解粮食生产在产、运、销这几个环节上的难关,节目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一旦他们大量撂荒土地,无疑又会加剧目前已经非常严峻的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粮食危机离我们并不远。
主编:张凯华
记者:周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