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业主被“降价”逼疯,市场寒冬下谁来守护资产价值?

2025年07月21日 17:55:01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二手房交易陷入僵局,业主们纷纷陷入“降价”与“不降价”的两难境地。从上海到北京,从南京到成都,越来越多的业主在中介的“劝说”下,不得不接受“割肉”降价的命运,甚至有人因此后悔莫及。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失衡的现实,也揭示了当前二手房交易中业主与中介之间的博弈关系。

  余乐乐是这场“降价风暴”中的一个缩影。她在上海杨浦区有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房子,原本计划在7月初挂牌出售,但很快发现,中介们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积极促成交易。相反,一些中介一上来就否定她的房产价值,甚至劝她“降价”才能卖出。这种“先否定后劝降”的策略,让许多业主感到被“PUA”,心理防线迅速崩溃。

  与此同时,一些业主为了吸引买家,不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房屋翻新和装修。例如,周时雨在美国工作期间,将上海嘉定区的一套三室一厅出租,后来决定出售。为了提升房屋吸引力,她甚至远程指挥保洁阿姨重新布置家具,更换灯泡,使房子焕然一新。然而,即便如此,市场依然冷清,买家的议价能力极强,导致许多业主不得不不断降价。

  李先生的经历更为极端。他原本设定的心理底线是120万元,但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他不得不连续降价9次,最终以105万元成交。每一次降价都是一次心理煎熬,也让他对市场失去了信心。而负责这一单业务的中介张健表示,这是他从业4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频繁的降价请求。这说明,市场低迷已经迫使业主们不得不接受“价格战”的现实。

  中介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业主寻找潜在买家;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施压”手段促使业主降价。例如,有中介在看房现场营造竞争氛围,甚至在深夜与买家谈判,最终促成交易。然而,这种“拉锯战”往往让业主身心俱疲,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

  一些业主在多次降价后仍无法脱手,最终选择放弃。高旭的案例就是典型。他的房子挂出4个月无人问津,中介不断劝他“割肉”降价。尽管他已亏损几十万,但仍坚持不降价。直到市场回暖,他才重新调整策略,将挂牌价从800万元降至350万元,最终以331万元成交。然而,这次交易让他损失了44万元,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政府也在积极应对这一问题。在二手房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多地政府推出“带押过户”和“优鲜卖”等政策,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此外,一些城市还鼓励业主通过翻新、优化等方式提升房产价值,以应对市场压力。

  然而,市场低迷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尽管部分城市房价有所回升,但整体来看,二手房市场仍处于调整期。许多业主在“保卫战”与“割肉潮”之间摇摆不定,既担心价格进一步下跌,又不愿轻易接受大幅降价。这种矛盾心理,使得二手房市场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二手房业主被“降价”逼疯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过程中,业主、中介和政府都在寻找出路。然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市场改革和政策支持。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才能让二手房市场回归理性,让业主的资产价值得到合理保护。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