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融创中国召开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董事长孙宏斌首次以现场形式出席,与股东们面对面交流。这位曾被称为“地产并购之王”的企业家,如今以“最困难的时候已过去”的宣告,为融创的涅槃之路画上阶段性句号。从2022年债务危机爆发到2025年复牌在即,孙宏斌带领团队历经1800多个日夜的挣扎,最终走出行业至暗时刻。
债务重组的艰难抉择
2022年5月,融创中国因债务违约陷入风暴,孙宏斌不得不与境外债权人展开漫长谈判。为换取重组方案通过,他主动让步,甚至在境外债务重组中牺牲部分权益。这一决策虽短期内削弱了公司资本实力,却为后续境内债务重组争取了时间窗口。2023年4月,融创发布经审核业绩报告,现金余额达375.4亿元,复牌指引要求基本完成,标志着其融资功能逐步恢复。
股东大会的转折信号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孙宏斌的现身成为全场焦点。一位连续参会的投资者表示:“挺惊喜的。”过去两年,他仅以线上形式参会,而此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中,管理层与股东的互动频繁,透露出公司治理的积极信号。孙宏斌坦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一表态背后,是融创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举措,逐步化解流动性危机的成果。
从顺驰到融创的跌宕人生
孙宏斌的地产传奇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他创立的顺驰地产因债务问题被迫转让,成为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大挫折。2010年,融创上市后触底反弹,但15年后再次陷入债务危机。尽管面临高达9971亿的总债务压力,孙宏斌仍坚持“把一件事做好”的理念,通过精准的并购策略和稳健的财务管控,最终实现债务重组。
未来战略的重构与转型
面对行业调整,融创正重新布局。孙宏斌明确表示,未来将聚焦北京、上海、西安等核心城市,减少低效扩张。同时,集团正加速推进运营业务创新,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实现突破。此外,孙宏斌还创立了“而今资本”,进军不良资产赛道,延续其“拿一份工赚两份钱”的商业逻辑。
家族信托与风险隔离
为应对潜在风险,孙宏斌早在2018年便通过设立美国南达科他州家族信托,将所持融创股份转移至离岸架构。此举不仅隔离了公司资产与个人财富,也为后续债务重组提供了法律保障。尽管外界质疑其避税动机,但孙宏斌强调,保持控制权和风险隔离才是核心目标。
与同行的对比与反思
与恒大许家印不同,孙宏斌选择以个人财产担保换取债权人信任,避免了境外资产被冻结的风险。这一策略虽牺牲了部分个人利益,却为融创赢得了更多谈判筹码。相比之下,许家印通过离岸信托保护资产,但未获得境外债权人认可,导致债务重组进程受阻。
坚韧企业家的重生之路
从顺驰的困局到融创的重生,孙宏斌用1800多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坚韧。他坦言:“现在我们想要企业跑得长久一点。”在行业周期的洪流中,他既不是盲目奔跑的犀牛,也不是投机取巧的玩家,而是以“去芜存菁”的态度,为融创的未来开辟新航道。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