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再遇“黑色星期一”:科技股重挫,市场信心受挫

2025年04月22日 10:26:03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2025年4月21日,美国股市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三大股指集体大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也分别下跌超2%。此次暴跌不仅令投资者心慌意乱,更引发了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

  此次美股大跌的主要导火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公开批评。特朗普指责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上缺乏独立性,并暗示美联储可能正在损害美国经济利益。这一言论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担忧,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尤其是科技股成为重灾区。特斯拉股价暴跌近6%,英伟达跌幅超过4%,亚马逊和Meta等科技巨头也分别下跌超3%。

  与此同时,国际金价在美股暴跌的背景下迎来暴涨,单日涨幅高达3%,创下历史新高。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市场恐慌情绪升温时备受青睐,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美股此次“黑色星期一”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美股多次出现类似的大规模调整,例如2020年3月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22年因俄乌冲突导致的市场动荡。这些历史事件表明,美股的波动性与全球经济环境、地缘政治局势以及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通胀高企、债务危机加剧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亚特兰大联储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仅为2.8%,远低于市场预期。这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无疑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股暴跌还暴露了科技股估值泡沫的问题。过去几年,科技股因其强劲的增长潜力而备受追捧,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高估值的科技公司开始面临严峻考验。例如,特斯拉的目标价被多家投行下调,从259美元降至225美元,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怀疑。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受到波及。日经指数和欧洲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显示出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中国A股市场则相对抗压,部分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的韧性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政策支持。

  尽管短期内美股可能仍将面临压力,但也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一个重新审视投资策略的机会。专家建议投资者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冷静,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并适时调整资产配置以降低风险。

  美股此次“黑色星期一”再次提醒投资者,全球资本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无论是美联储的政策走向还是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都将继续影响着市场的未来走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注重长期投资才是应对风险的最佳方式。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图说热点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