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分领域,推进行业发展进程。
他见证了我国三十年农村金融变革,始终致力完善新制度,担当一方百姓农商民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动力,他是企业领袖,也是行业先锋。
郭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锦州当地银行系统工作,三十年来,经历了农村金融机构从农业银行到农信社再到农商行的历史变革,他也从职员成长为兴城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如今,兴城农村商业银行在郭建的带领下,已经吹响了新时代业务变革的号角,他们的未来都深深的印刻了彼此的痕迹,必将牢不可分。
在栏目录制现场,郭建行长向主持人张露馨解释了农商行的由来,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性质,它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特殊金融机构,而农信社到银行本身就是个最大的变化,因为的农信社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创造支票存款的能力。
由于小微企业、个体户的轻资产性质,通常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有鉴于此,郭建作为兴城农商银行业务改革的推行者,很早就设立“兴农通”小微企业互助保证金贷款业务,助力泳装行业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的本地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以经营状况和行业特点区分企业和个人贷款,将信用贷款作为主打产品,切实解决了当前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栏目录制过程中,郭建还与主持人张露馨就农信社在改制成为农商行的一些行业状况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并深入探讨了现代银行发展的各个环节。
郭行长表示,“出身于农信社的农商行虽然经过改革重组,但是基本人员构架和营业网点基本沿用了信用社的底子,网点多、基础牢、机制灵活都是它的天生特质。但是由于农信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运营机制的不适用性,导致农信社的服务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在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应该修炼好内功,在人事任用和管理方便有能为先,不但要引进专业高端人才,同时要留住人。”
其实,无论是当年的农信社,抑或是如今的农商行,郭建领导的农商行始终站在基层农村老板姓的一边,坚持“三农”服务宗旨。而得益于基层乡镇的经济发展,最基层的农民、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农商行的效益就出来了。信贷投放在保障全市农民春耕备耕的基础上,精准支持设施农业、设施渔业、特色涉农产业和泳装等行业小微企业发展。据悉,各项总额已突破一百五十亿元!
在节目的最后,郭行长总结性的表示,农商银行要发展,还需做好分内事,在现有的条件,守住自己的地盘才是上策,毕竟世界再大,绝大部分也都是农村。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