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其销量表现令人瞩目。仅开售3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20万辆;1小时后,订单量进一步攀升至28.9万辆;18小时后,锁单量已突破24万辆,创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新纪录。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小米SU7同期表现,也展现了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在小米YU7发布后不久,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祝贺,并透露自己也当晚下单了YU7。他写道:“祝贺小米YU7上周发布取得优秀的成绩,我认为YU7成功核心是产品竞争力强劲,因此也当晚下单了YU7,静候雷总早点给我交付。” 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当日热搜话题之一。
何小鹏的“下单”行为并非孤例。小米汽车设计团队在同一天发布了关于YU7设计历程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这款SUV的设计理念与技术亮点。设计团队致力于打造一款兼具运动感和豪华稳重感的车型,与SU7的设计语言相呼应。而何小鹏的行动则从侧面印证了小米YU7的市场吸引力和产品力。
对此,雷军迅速回应。他在微博上表示:“谢谢小鹏支持,我们一定加速生产,力争早点交车。” 他还提到,小米YU7发布以来,媒体和用户朋友们在试驾后给出了很多好评,锁单也远超预期,并将于7月2日晚8点做一场直播,集中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雷军的回应不仅体现了小米对用户需求的重视,也展现了小米与小鹏之间的良性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的交付周期较长。根据目前的信息,标准版YU7的交付周期为53-56周,而顶配版则为33-36周。这意味着,只有尽早锁单的用户才有可能在年内提车。因此,何小鹏的“下单”行为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他不仅支持了小米YU7,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更多消费者尽早锁单,以确保能够尽快提车。
从行业角度来看,小米YU7的热销不仅是小米自身实力的体现,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热度。根据相关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578万辆,渗透率将达到53.7%。小米、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有望大幅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智驾技术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此外,小米汽车在充电网络方面也积极布局。小米已与蔚来、小鹏和理想达成合作,将3万余根充电桩接入小米充电地图。此举不仅提升了小米汽车用户的补能体验,也为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小鹏的“下单”行为不仅是一次商业互动,更是一次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的体现。小米YU7的热销和雷军的积极回应,展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活力与潜力。未来,随着更多新车型的推出和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