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这个科技与消费并行的时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从7月12日开始,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再度开启“外卖大战”,大额优惠券、0元喝奶茶、小龙虾一口价16.18元等活动轮番上阵,消费者纷纷涌入平台,咖啡茶饮店、快餐店订单量激增,甚至有门店忙到闭店。这场“烧钱”的竞争,不仅让平台赚足眼球,也引发了市场对“如此惨烈,值得吗?”的广泛讨论。
从数据来看,这场“外卖大战”并非首次。早在2025年5月,美团与京东就已展开激烈竞争,双方围绕用户激励、商品补贴、商家减免、骑手保障等方面展开对决,饿了么也加入战局,开启第一轮“饿补超百亿”活动。而如今,随着阿里、美团、淘宝等平台的再次加码,这场“内卷”似乎愈演愈烈。
摩根大通的分析报告指出,阿里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此次大战中占据优势,但短期内这种激进的投入将拖累三巨头的盈利,股价承压。报告还建议投资者在短期保持谨慎,但长期来看,若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到4万亿的预期,阿里在消耗战中的竞争力仍值得期待。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补贴大战”带来的不仅是低价,更是一种“薅羊毛”的快感。然而,这种快感背后,是否隐藏着平台与商家的“负重前行”?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这场“外卖大战”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补贴活动确实带来了订单量的激增,骑手的收入也有所提升,部分商户甚至因此“东山再起”。但另一方面,商家也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一位店主坦言:“我们的价格只能往下压,当整个外卖市场都把客单价调低后,利润就一直上不来。” 这种“价格战”不仅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也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骑手的“红利”也成为了这场“外卖大战”的另一亮点。京东在2025年4月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承诺直接招收10万名全职骑手,并改善骑手福利。这一举措不仅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也使得骑手们在“平台内卷”中看到了新的希望。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种“骑手红利”并不能掩盖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毕竟,当平台为了争夺用户而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时,最终买单的往往是商家和骑手。
从监管层面来看,这场“外卖大战”也引发了诸多担忧。有评论指出,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规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是当前监管的重点。然而,从京东“踢馆”外送赛道,美团推出千亿补贴,到阿里、淘宝、饿了么等平台纷纷加入战局,这场“内卷”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月,监管层面如何应对,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场“外卖大战”不仅仅是平台之间的竞争,更是整个即时零售市场格局的重塑。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外卖行业已经从单纯的“送餐”服务,逐渐演变为一个集消费、物流、社交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而这场“补贴大战”,或许正是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这场“烧钱”的战争,是否真的值得?从短期来看,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商家和骑手也获得了“红利”,但长期来看,这种“价格战”是否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摩根大通的报告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价值仍需观察。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外卖大战”带来的,或许是一场“甜蜜的负担”。
“外卖大战”周末重启,咖啡奶茶疯狂爆单,这场“烧钱”的战争,究竟值不值得?或许,答案并不唯一。它既是一场平台之间的较量,也是整个即时零售行业的一次“大考”。而在这场“大考”中,谁能够真正“稳住阵脚”,谁又能在“内卷”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关键。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