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一种曾经被孩子们视为“抓虫乐趣”的小生物——知了,如今却成了餐桌上的“奢侈品”。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和产量的减少,知了的价格一路飙升,甚至出现了“一斤300元”的惊人行情。在浙江温州、丽水等地,知了肉已成为高档餐厅的招牌菜,而安徽、河南等地的村民则凭借捕捉知了猴(蝉的幼虫)实现了“夜赚百元”的收入。
据温州一家名为“永嘉县渔虾渔蝉餐厅”的老板透露,目前餐厅所用的知了肉价格高达每斤300多元,远超小龙虾的市场价。这种黑壳知了不仅肉质紧实、口感鲜美,还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受到食客青睐。餐厅每月至少能卖出上百份知了菜品,其中不少是本地顾客。
而在浙江丽水,知了更是成为夏季夜市的“爆款”。据当地商户聂女士介绍,知了价格一天一个价,从最初的150元/斤,到摘头尾的知了肉高达300元/斤。尽管价格高昂,但知了的销量依然可观,部分餐饮店甚至提前预定,以确保货源。丽水本地的知了数量有限,大部分来自江西和衢州,但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依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安徽六安市苏家埠滩的村民们也搭上了这波“知了经济”的快车。当地数千棵白杨树被胶纸包裹,村民在夜间打着手电筒,利用胶纸粘住知了猴,使其无法逃脱。刘大爷一晚能抓到五斤到八斤知了猴,收入可达200元到300元不等。这些知了猴被清洗后油炸、调味,成为当地饭店的特色菜,甚至被外地客商高价收购。
知了价格的飙升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知了的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近年来气候异常,蝉蜕产量下降,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知了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也逐渐走进了高端餐饮市场。
然而,知了价格的上涨也引发了争议。一方面,部分消费者认为其价格过高,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提醒,知了虽美味,但其生长环境和捕捞方式仍需规范,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此外,知了的食用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尤其是其是否携带寄生虫或细菌,仍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如此,知了的“身价”已经不言而喻。在浙江温州、丽水等地,知了肉已成为夏季夜宵的“硬菜”,而在安徽、河南等地,知了猴则成了村民增收的“金饭碗”。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知了的价格或许还会继续攀升,成为夏日里一道不可忽视的“经济风景线”。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