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7月2日,美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最大iPhone组装商富士康已要求数百名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撤离其位于印度南部的iPhone工厂。这一行动始于约两个月前,目前已有300余名中国大陆员工返回国内,而印度工厂内仅剩中国台湾省籍员工维持运营。尽管富士康和苹果公司均未公开具体原因,但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与印度复杂的政策环境及供应链成本问题密切相关。
此次撤离对苹果在印度的生产计划构成直接冲击。富士康作为苹果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在印度的产能布局曾被视为苹果实现“印度制造”战略的关键一环。然而,随着中国员工的撤离,苹果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大部分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的目标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撤离行动引发外界担忧,但知名电子行业分析师郭明錤指出,中国大陆员工在印度工厂的占比本就极低,且产能主要由中国台湾省员工建立,因此撤离对苹果整体生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富士康在印度的经营始终面临多重困境。2023年,富士康因印度政府推迟半导体产业激励措施而宣布退出与维丹塔的合资企业,导致数十万工人失业并引发街头抗议。2024年,印度海关突然扣留中国出口的电子零部件,导致富士康两家工厂停工数月,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紧张。此外,印度基础设施薄弱、用工成本上升及政策不确定性,使得富士康在印度的长期投资计划屡屡受挫。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营商环境对富士康更具吸引力。2023年,富士康曾计划在印度南部投资7亿美元建设新工厂,但最终因政策反复而放弃,转而加速回流中国。此次撤离行动也被视为富士康全球供应链重组的一部分。此前,富士康已拆除深圳八条生产线,并计划在郑州建立总部,以应对印度和越南等地的用工荒及成本压力。
然而,撤离印度并非没有代价。2024年,富士康因退出印度芯片工厂项目,面临技术合作难题,而印度政府的“跨国公司坟墓”称号也进一步削弱了外资信心。尽管如此,苹果仍需在印度维持一定产能,以满足其全球供应链的灵活性需求。
此次撤离事件再次凸显了印度制造业的脆弱性。2024年,富士康的撤离引发了印度外企的集体撤退潮,莫迪政府的政策承诺与实际执行之间的落差,使得印度“世界工厂”梦想屡屡破灭。对于苹果而言,如何在印度与中国的供应链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其未来战略的关键课题。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