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回应副校长成陕西首富,学者企业家双重身份引热议

2025年05月14日 08:02:41  来源:综合
 

  2025年5月13日,一则关于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以超440亿元身家成为陕西首富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位兼具学者与企业家身份的传奇人物,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突破和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典型代表。

  范代娣的学术成就堪称瞩目。1984年进入西北大学化工系,本硕连读后赴华东理工深造,成为我国生物化工专业首位博士。她放弃海外机会回到母校,2001年攻克“类人胶原蛋白”世界性难题,获中国首个重组胶原蛋白专利,并于同年与丈夫严建亚创立巨子生物。2024年底,她凭借这一成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奠定了其学术地位。

  巨额财富主要源于范代娣家族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截至5月12日,巨子生物市值约773亿元,主营军工的三角防务市值147亿元,合计近920亿元。范代娣与严建亚合计持股市值达457亿元,其中巨子生物持股比例达56%。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称范代娣已从上市公司退出,但其家族仍通过股权架构保持控制力。

  经济学者对此提出多维解读。部分观点认为,持股市值存在波动性,首富头衔或为“纸面财富”;但更多声音肯定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现财富积累的合法性。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范代娣收入源于企业合法经营,未利用副校长职权谋利,符合法律规定。

  西北大学宣传处对事件回应谨慎。工作人员表示尚未关注相关报道,建议公众通过官网查询个人信息。公开资料显示,范代娣于2025年4月被任命为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其学术职务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引发公众对高校教师兼职规范的讨论。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已悄然展开。29岁的学霸女儿严钰博从基层做起,现任巨子生物高管,负责产品开发;严建亚则掌舵三角防务,形成“她经济”与“他经济”的产业布局。这种“科研+资本+家族管理”的模式,被视为中国企业传承的新范式。

  舆论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支持者盛赞其为“知识变现典范”,证明科研与商业可良性互动;质疑者担忧高校领导巨额财富可能引发的利益冲突。资深媒体人指出,该案例折射出新时代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复杂性,如何在制度层面规范学者经商行为,将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范代娣的跨界成功,既是个体奋斗的缩影,也是时代机遇的产物。从实验室走向资本市场,她的经历重新定义了学者型企业家的可能性,也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鲜活样本。随着舆论持续发酵,这场关于财富、学术与商业边界的大讨论,或将推动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