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540.73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7.48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125.54亿元,同比增长2.13%,这其中平安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贡献了60%以上的利润。对于平安银行当期业绩,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零售银行各项业务指标超出预期,从整体上来看整个银行业务比较满意。
各项指标超预期 零售银行业务贡献利润64%
业绩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40%,利润总额占比达64%;零售存款、贷款余额占比分别较年初提升2.32和4.56个百分点。其中,零售贷款增量占比达98%,个人存款较年初增速为16.00%。
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平安银行资产总额为30921.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0%;负债为28806.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0%。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平安银行在零售商的各项业务指标,无论是存款、贷款、管理总资产和客户数,都取得了超出平安银行预期的成绩。在零售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非常好,核销前和核销后的不良率都是下降的,不良额也是下降的。M0-M2的指标,平安银行连续18个月都在下降。这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所以对收入和利润的贡献都比较大。”谢永林表示。
同时谢永林在发布会上指出,无论在资源投入,还是队伍融合,还是核心队伍建设上,包括平安银行零售银行确定的“一二三四”策略都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对公的战略和具体的策略开始陆续落地,谢永林认为这将对整个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风控和资产质量降低拨备消耗 转型战略见成效
对于平安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预期,平安银行行长助理郭世邦表示,零售业务是平安银行的战略转型方向,在今年上半年零售的规模还是强劲的增长,平安银行总的规模相对平稳,在总规模平稳增长的情况下,零售规模的增长非常好,对平安银行营业收入的贡献占比自然提升。
同时郭世邦指出,由于零售在规模增长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由于平安银行有很好的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使得平安银行的拨备消耗是非常小的。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模式跟其他的采取轻型模式,智能化模式。零售上半年在科技上的发展,不管是在获客,还是经营客户,管理客户,平安银行采取的有别于传统的做法,使得零售的成本收入比管控得很好。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收入增长,成本管控良好,信贷成本相对有效,自然对银行的净利润会有很好的提升。上半年的数据体现了平安银行的战略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对于未来而言,平安银行对此表示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