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国信 耿慧丽高德在出行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经逐渐清晰。7月27日,高德集团在北京发布了旗下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高德易行”。这个平台是基于高德地图所打造,包括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摩拜单车、飞猪等出行服务商,已经作为首批合作伙伴接入该平台。“高德将以易行与交通大脑为基础,打造一个具备云+端能力的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彻底解决个体出行和全局出行最优的矛盾。”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说。
易行平台的建立,是高德对旗下业务一次悄然的大整合,也是高德对未来的一次先行战略布局。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易行平台的建立是要将阿里的优势与高德的业务结合。“阿里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基于高德所谓核心业务,包括导航、出行、地图相关的,能够组成一个平台。”韦东说。这个平台的建立,思路与腾讯的小程序、百度地图的O2O业务相同,不同的是,高德现阶段完全聚焦于出行领域。
打造一个出行领域的大平台,关乎高德在未来竞争的格局和地位。高德主要业务是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简单来说,一块是地图服务,一块是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出行技术支撑。韦东在当天的未来交通峰会上,提出了AI 2.0的说法,这在高德看来是相对于目前小智能阶段的大智能时代。而高德发布易行,则是瞄准大智能时代部署的重要一环。
云端上的数据战
在高德看来,未来智能化的路线已经十分明显。“智能的演变也是有从所谓‘单体人工智能’变成一个‘云端人工智能’的变化,而这个大智能的云端变化就是我说的2.0。”韦东表示。在这个2.0的大智能时代,高德要做的事情是,汇总有效的大数据并分析处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一个智慧化的方案,包括个体和全局化,能够以更加优化的方案解决目前的佳通出行问题,同时为交管系统提供支撑。
要进入2.0阶段,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方面是所有的交通工具联网,即进入物联网阶段;其次是数据助力能力和交通管理能力的提升,这就是云计算能力的提升。“到最后,无外乎就是到底是由云知道你怎么走,还是自己怎么走,就是自己导自己和一个引导的变化。”韦东说。而这恰好是阿里的强项之一。在近几年的云技术争夺中,BAT三家成为云市场的主要抢夺者,三者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这个大智能时代,高德的角色和任务已经不简单是以地图为人们提供出行的辅助,而是更优化的出行提供,进而优化社会出行整体形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制导能力下降,这是一种社会化的问题,解题也是社会化的解题思路,如何由全局观下去看个体。”韦东表示。高德的易行,致力于打造一个出行平台,同时高德提供大量的导航、地图服务、搜索,实际上就获得了大规模的服务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其实可以反映出道路上,包括用户出行方面的需求。这个出行数据将和淘宝、支付宝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闭环。
“现在有几家说我们数据量很大,大有什么用?大而不精都是垃圾数据。大数据在用户数据里面,最有价值的一定是跟交易、跟社交、关系相关,这些是核心的数据。”韦东认为,在有质量的数据缺失或不够的情况下,不得不动用所谓的计算能力,去捕捉结果的准确性,但当这些信息来得都很全面、很完整之后,所谓的“人工智能”基本上丧失了意义。因为从数据处理之中,就可以得出准确的预判。
无人驾驶的新思考
作为积极推动无人驾驶发展的基础性企业,高德在去年宣布了试验阶段高精度地图免费。韦东认为,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需要共同的努力,而不是靠单个企业。“实现这个过程是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从全局出发,解决了个体问题。今天我觉得我们很多无人驾驶的有些思考方向,跟当年的摩托罗拉很像,总以为以自己的能力发上几颗卫星,就可以解决全球人类问题。”韦东说。
尽管没有点名,但这段话很容易让人想到百度。今年4月,百度发布了“阿波罗计划”,并在7月初召开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Baidu Create 2017)上宣布免费开放无人驾驶技术的,希望仿照谷歌的安卓模式,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发展计划。这种模式与高德思路不一样。高德的想法是,通过开放基础性应用(高精度地图),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快速进行研发,通过群策群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尽快实现。“这是一个硬件赋能软件的阶段,还不是软件赋能硬件的时候。”韦东表示。
这也是高德为何在7月底举办未来交通峰会的原因所在。“出行是跟政府、跟行业、跟企业乃至于各个方面的服务商联合实现的,我们是希望多层级的合作,而不是说多企业的层级性。”韦东表示。但韦东并不认为无人驾驶会很快到来,“无人驾驶可以代替驾驶,但在中国还有很多人都没有享受过驾驶的乐趣。”
在企业发展上,韦东判断,未来车联网和汽车精准定位功能将极大地改变汽车生态。“明年开始,谁车上的屏达不到10寸,我保证他吃亏;第二个,再往下发展车联网的爆点一定跟联网及定位有关系,并且不是仅仅具有定位能力,而是跟联网+定位精度的提升有关系。”韦东说。而对于中国国内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韦东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战略选择,不能盲目的跟风投资。
韦东判断,无人驾驶会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为高端车提供附加值,比如奔驰、宝马现在会把无人驾驶功能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体现,或者是一种增值能力,把它作为商品卖给用户,这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其二是如同特斯拉之类的互联网汽车,热衷于将无人驾驶作为卖点。
“你有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吗?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放在现在只卖10万块钱的车上面,能不能让这辆车卖出15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的10万块钱消费等级用户会不会为增加5万块钱得到无人驾驶而去买这个单?”韦东认为,卖车需要做品质、高端化,消费者才愿意附加价值买这个单。“如果没有品牌,或者不是一个消费品牌,没有消费品牌的属性就很困难。当年谷歌也做过手机,根本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