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日本东京附近油罐爆炸

广州番禺两油罐爆炸 5000人紧急疏散(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4 15:34:34 来源:新快报-金羊网(广州)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事发番禺松下万宝压缩机公司,两名工人重伤,事故原因初步确定为违规电焊操作

■新快报记者王华平牟晓翼

昨天上午8时25分许,广州市番禺钟村镇松下万宝压缩机公司厂区内,两个装有数吨柴油的油罐突然发生爆炸,伴随着两声巨响,现
场燃起熊熊大火,高达百米的滚滚黑烟直冲霄汉。消防部门出动十多辆消防车,历时1个多小时才将大火扑灭。该厂2名工人被严重烧伤,工厂5000多名员工紧急疏散。据消防、安监部门初步调查,是工人违规电焊操作引发了爆炸。

目击:烈火熊熊黑烟冲天

昨天是周日,位于广州市番禺钟村镇的松下万宝压缩机公司厂区内仍有数千员工在紧张工作。

该厂工人刘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是上午8时25分左右,刚上班不久的他突然听到厂外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沉闷巨响”,“在场所有员工一下都被吓坏了,还没反应过来,又传来一声更大的巨响!”刘先生称,两声巨响相隔不到两分钟。

巨响过后,他们就听见车间外传来“爆炸了,油罐爆炸了”的惊叫声,刘先生所在车间的数百工人立即冲到厂房外,“看到在离我们厂区不到50米处,熊熊烈火和滚滚浓黑烟直往天上冲”。刘先生说,当时,大家都意识到,是厂区外的两个储油罐发生爆炸了。

住在钟村旁的祈福新邨的杨小姐也看见了爆炸产生的浓烟:“浓烟很黑,冲得很高,很快形成一个直径至少三四米的黑烟团,不到10分钟烟柱就有100多米高了。”杨小姐说,在大约半小时后,浓浓的油烟味就飘散到离厂区约有6公里的小区内,“但这味道很快就被尔后的一场大雨给冲掉了”。

疏散:5000工人列队撤离

记者接报后,于9时15分来到万宝工业基地外,此时仍可以看到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

在工业基地内的路上,千余名挂着该厂工牌的工人正排着队向基地外的105国道方向行进,队伍足有200多米长,场面十分壮观。在队伍旁,还不时有穿深灰色衣服的人在大声指挥:“不要走散了!”记者向其中几名工人询问现场发生了什么事,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据该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管说,事发时厂区大约有3000多名工人在上班。大火发生后,厂方立即组织工人全部撤出厂房,包括离事发地点较远的工人宿舍楼中的员工,“大约半小时,就有5000多员工撤离,但秩序很好”。

救人:火场旁救出两烧伤者

据了解,此次爆炸的是位于该厂区东面的两个高达10米的储油罐。事发时,数名电焊工人在一旁进行电焊作业。

据参加救援的医护人员介绍,爆炸发生后,现场热浪炙人,根本无法靠近。但救援人员还是很快在火场外约3米处找到了两名躺在地上的男子。“当时他们躺在地上不停大叫,试图往外面爬。”医生告诉记者,“很快,他们被送往祈福医院救治。”

随后,记者在医院烧伤科见到了36岁工人衡孝军。他整个背部皮肤被烧焦,头发全部烧光,四肢也有多处明显烧伤。医生告诉记者,衡先生烧伤面积达三分之一,但烧伤程度不严重,可能是被爆炸热浪烫伤的。

据祈福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张中平介绍,另一名受伤工人叫陈玉红,37岁,由于烧势严重,已被紧急转至省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的郑医生告诉记者,目前陈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其全身深二度烧伤达60%,且伤及呼吸道,在抢救中多次出现休克现象。

据了解,此次爆炸除造成两人严重烧伤外,没有其他人员伤亡。

扑火:旁边还有仓库油罐

当地消防部门先后派出十余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救援,同赴现场的还有6辆120救护车。

“柴油引发的大火一度形成直径约20米的火球,将周围百余米的物体都烤得炙热。”消防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到现场,就用泡沫灭火枪猛喷火球。由于起火点东面是一个锅炉房,靠西面的则是一物流仓库,一旁还有两个大的储油罐,“如果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火势幸亏很快被控制住。9时40分,黑烟渐渐散去,大火基本被扑灭。

记者进入现场,看到两个“肇事”大油罐高达10米,已经被烧成一堆废铁。在一个油罐旁,有一个已烧成废铁的电焊机。大火还殃及周边一些小树和绿化草坪,过火面积约200平方米。

更无辜的是停放在现场北面十多米远处的几辆小车,车“屁股”都被高温烤得稀烂。

原因:工人违规电焊引发爆炸

据广州市消防局119接警中心透露,事故原因经消防及安监等工作人员初步调查已经查明,是由工人违规操作电焊工具不慎引起的。“出事的厂房当时有多名电焊工作正在进行电焊作业,其中一名工人操作失误,导致一个柴油罐发生爆炸,很快又引发另一柴油罐爆炸。”据消防局火调人员介绍,出事柴油罐的容量每个约为6至7吨,但当时储量具体有多少,则仍待调查。(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98个重点项目 描绘泉州循环经济蓝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