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
本报讯(记者林绿波实习生刘惠真)废水废气废渣,废能变宝;节水节能节材,节出效益。到明年底,将有5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浮出水面;至2010年,98个重点项目将描绘泉州循环经济的蓝图。泉州日前首次召开循环经济专题会议,这意味着全市学习《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三法,力促循环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各县(市、区)节能规划年内完成
泉州循环经济发展在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后,将大踏步向前走。根据会议要求,各县市区需在年内完成循环经济和节能规划。政府将把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中,并探索试行绿色GDP核算,纳入全市统计评价体系。
今后,市政府每年将拿出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企业、园区的补助和奖励,并大力扶持工业企业节电、节煤等节能改造项目,培养循环经济技术人才。各县(市、区)政府也将配套设立专项资金,并制定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组织现场会、举办展览、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严控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投资。
“节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三管齐下
未来,泉州循环经济将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三方面全面发力。今年,全市将有205项节能改造项目得以实施。石化、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年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和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以上重点用电企业节能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更大。到2006年底,全市力争工业节电2.5亿千瓦时;4年后,全市万元GDP能耗,将控制在0.763吨标煤/万元以内,实现比“十五”期末低能耗下降15%。
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主题。对劣质煤的回收利用如今是安溪煤矸石电厂主要的重头戏。其中第一台发电机已投产,第二台今年即将投产。若两台同时运转,每年大约有30万吨劣质煤可以再利用。此外,晋江宏伟鞋术利用废橡胶生产再生胶,石狮热电厂、晋江垃圾发电厂通过生活工业垃圾焚烧发电,皆有效地呼应了节能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有11家企业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年利用废渣、废物13万吨。
清洁生产方面,石化、轻工2个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已经亮相,福建炼化、惠泉啤酒等2家企业将主要污染物平均削减20%以上,取得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效果。目前,全市已有福建炼油、建友新型墙材、三安钢铁9家企业荣登我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三种循环“圈”住泉州绿色经济
在98个重点项目蓝图中,28个节能节约型项目和27个工业循环项目占了半壁江山。另外还有13个能源与再生能源发展项目、8个循环经济示范区、4个基础设施,以及农业、服务业各9个项目。未来,这98个重点项目将撑起泉州循环经济的构架,并形成企业内部“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格局。
可以预见的是四年后,以资源利用为重点的企业将形成内部小循环圈,上一道工序的废料将成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以泉州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将对一批园区内部的企业给予优势互补。部分企业的废弃物将成为其他企业的原材料,以此形成区域中型循环经济圈。大型循环经济圈则延伸到产业结构;水资源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型县(区)、镇(乡)、村(居)建设以及生态示范区建设。届时,以泉港石化工业清洁生产示范区、石狮节水型示范城市、南安东田农村沼气综合开发示范区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园区、企业的经济品位将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