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湖南瑶岗仙钨矿洪灾数十名民工死亡失踪未上报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4 16:16:22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直到7月22日,上级领导过不了桥,这座桥才开始动工。

受灾之后,瑶岗仙及其附近3个乡镇,物价飞涨。

山洪来临之前,没人通知在瑶岗仙采矿的民工;受灾后也没人救助,镇上、矿上的领导都向记者介绍他们如何如何抢险救灾,但没有提及山上的民工。

当地一名领导质问记者,为什么不是宣传部的
干部带你下来,你怎么这么没有组织纪律?

他声称自己是个有党性、讲原则的干部,但记者询问受灾死亡人数,他闭口不答,连主管领导的联系方式都不愿说。

如果说这些领导干部是怕出了事,丢乌纱帽,那么许多平民百姓的冷漠则更让人感到悲凉。

在矿上,尽管还有许多人在漫山遍野地寻找亲人,但矿上淘砂的热情却依然不减。到处可见淘砂的民工,他们踩着同伴们的尸体,有人在废墟中寻找残留的物品,仿佛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对于同伴的死亡,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关心,眼睛紧盯着手中的砂砾,忙得不亦乐乎。面对我的提问,简短地回答着“不太清楚”、“不认识”、“不知道”。

一个开旅店的老板说:“我是个生意人,不知道也不关心这些事。”

矿上的工人说,我们接到了通知,那边都是民工,不是我们这里的人。

朱建飞静静地在桥头躺了一周;陈桂环在受伤后漫长等待的10多个小时中,眼看着自己被撇下,开口求救无人理睬,高价悬赏最终仍被扔在路边。

这是怎样的心理煎熬?如果说身陷绝境看不到一丝希望是一种绝望,是一种悲哀,那么眼看着希望一个个地破灭时,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态?我想象不出,陈桂环也不愿回顾。

陈桂环说,他们救助过的人从废墟下救出他们,把他们放在路边离开,她可以理解,欠的情扯平了。但她想不通的是,朱建飞出1000元求救,为什么仍会被抛弃?

如果说淘钨砂让他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那么,在这场淘金梦中丢失的又是什么?本报郴州8月3日电(C001)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5页  1  2  3  4  5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八三男人节”50企业给男员工放假
下一篇文章经营非法报纸《环球周刊》 朱馀贵被判入狱4年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